鲍里斯•格洛伊斯(Boris Groys),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Karlsruhe)艺术与媒体中心美学史、艺术史、媒体史教授,同时也是纽约大学的世界知名教授。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被认为是美学经验的来源,那么艺术不再具有优势地位。相反,来源于主体和世界之间的艺术和曾经给艺术合法地位的任何美学话语必须也必定服务于削弱它。继鲍里斯•格洛伊斯近作《艺术力》和《共产主义后记》之后,本书试图避免使用具有牢固地位的美学和艺术的社会理解——它们总是承担观者和消费者的位置。让我们重新考虑艺术生产者的位置,不要问艺术像什么,或者从哪里来,以及它为什么存在第一位置。收录于《走向公众》之中的文章引发诸多思考,尤其是在当下存在的如何使个人和公众对艺术品的认知协调共处的两难问题上更是如此。为了理解公众表达形式对个人利益形式的影响,放宽视野,思考两者各自存在的局限极为必要。
作者:鲍里斯·格罗伊斯 当代大众媒体的一般共识是,宗教回归已经显现为当今全球政治文化最重要的因素。如今人们所谓的宗教复兴显然既非指救世主弥赛亚的再次降临,亦非指新神或先知的诞生,而是指宗教已从文化边缘上升为文化主流的态度转变。这一情况如若属实,且有统计数据支...
评分杜尚之后的马克思:艺术家的两种身体 鲍里斯•格洛伊斯 在20世纪的转折点上,艺术进入了全新的大众艺术生产时期。之前的大众消费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目前所处的境地改变了,如下两点因素导致了改变的发生:首先是生产与分配的技术手段革新,其次则是我们对艺术的理解的转变,...
评分作者:鲍里斯·格罗伊斯 当代大众媒体的一般共识是,宗教回归已经显现为当今全球政治文化最重要的因素。如今人们所谓的宗教复兴显然既非指救世主弥赛亚的再次降临,亦非指新神或先知的诞生,而是指宗教已从文化边缘上升为文化主流的态度转变。这一情况如若属实,且有统计数据支...
格洛伊斯,这绝对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名字,这部小书当中充满着各种洞见。他的理论也是从艺术到政治的理论,与朗西埃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读起来比朗要好玩、新奇、且更看重艺术之维,而且他还不忘关注互联网。
评分路人转粉!
评分每篇文章都搔到痒处,读到分分钟飞起!
评分Zz
评分每篇文章都搔到痒处,读到分分钟飞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