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1890-1969)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由万绳楠教授根据笔记整理而成。陈寅属先生研究史学至勤,著作甚富,尤其是其中国中古史学的研究对当代影响最巨;但在其已出版的作品中,尚无系统的断代史之作,本书则能补陈书之阙,因而被誉之为“稀世之珍”。书成,并由北京大学周一良、王永兴教授审阅。
本书虽非陈先生的原著,但仍较为真实地体现了陈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研究成果。
万绳楠,1923年生,江西南昌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1942年国立十三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6年大学毕业,同年考取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师从清华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1948年毕业,为陈寅恪的关门弟子。毕业后即弃笔从戎,参加革命。解放后先后任教于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系安徽大学历史系创办者之一。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稿》、《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等,并据1940年代末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开设“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课程笔记,整理成《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
血浓于水又何妨 如果说当今社会还有什么差异能左右人们的所思所想,我想一定不会是人种、民族或者血统的差异,应该冠以“文化的差异”更为贴切。也许有人会说不同人种、民族、血统必然带来文化差异,但看罢陈寅恪先生关于南北朝时期文化大融合的讲演就知道这一因果关系不一定...
评分 评分待看到外一篇桃花源记的考证,我才确信这本书以前翻过,大概是在老馆的人文社科阅览室吧。可当时只能隐约感觉陈先生中(清人治学)西(历史语言学)相溶的治学风格,具体的内容却是读过就忘。 六七年后读这书,正是资治通鉴读过魏晋读到南北朝时,再读此书顿觉哪怕三言两语的...
评分当我端着它准备去厕所的时候,我想发这样一条状态: 所谓堕落就是以前端着一本《庄子》的打印小册子可以在厕所里蹲半个小时,现在拿一本《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五分钟就出来了。 而事实是,四十分钟以后我才艰难地撑起麻木的双脚走出来。 这书的浅显当然是原因之一。看《元...
超级过瘾
评分以前上课,听老师讲读陈先生的感受——“倒不是真要领悟什么,而是会有一种在知识海洋里遨游的纯粹快感”,于是拜读,发现快感的前提是要先会游泳.......
评分言简意赅
评分:K235.07/7239
评分欲罢不能。罗志田写《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提到“严耕望认为在实际学术贡献上援庵似更胜过寅恪, 部分或即因陈寅恪后来回归以常见材料治“正史”的传统正途, 所涉既宽, 难以面面俱到, 故“往往不免有过分强调别解之病””,话虽如此,先生目光如炬、勾连触发的功夫,实在是让人拜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