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萬繩楠,1923年生,江西南昌人,當代著名曆史學傢。1942年國立十三中學畢業,同年考入國立西南聯閤大學曆史係,1946年大學畢業,同年考取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師從清華四大導師之一陳寅恪,1948年畢業,為陳寅恪的關門弟子。畢業後即棄筆從戎,參加革命。解放後先後任教於安徽大學、閤肥師範學院、安徽師範大學,係安徽大學曆史係創辦者之一。著有《魏晉南北朝史論稿》、《魏晉南北朝文化史》、《中國長江流域開發史》等,並據1940年代末陳寅恪在清華大學開設“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課程筆記,整理成《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奬章獲得者。

出版者:貴州人民齣版社
作者:萬繩楠
出品人:步印文化
頁數:312
译者:
出版時間:2007-4
價格:2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2107369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陳寅恪 
  • 曆史 
  • 魏晉南北朝 
  • 中國曆史 
  • 中國古代史 
  • 魏晉 
  • 南北朝 
  • 中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當代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1890-1969)有關魏晉南北朝史的講演錄,由萬繩楠教授根據筆記整理而成。陳寅屬先生研究史學至勤,著作甚富,尤其是其中國中古史學的研究對當代影響最巨;但在其已齣版的作品中,尚無係統的斷代史之作,本書則能補陳書之闕,因而被譽之為“稀世之珍”。書成,並由北京大學周一良、王永興教授審閱。

本書雖非陳先生的原著,但仍較為真實地體現瞭陳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方麵的研究成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是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陈寅恪先生作为历史学家,久负盛名,大家所熟知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便是出自其口。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承汉末三国之纷乱,后起隋唐之统一,是一段风云乍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史,再加上无论历史上...  

評分

評分

这本书是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陈寅恪先生作为历史学家,久负盛名,大家所熟知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便是出自其口。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承汉末三国之纷乱,后起隋唐之统一,是一段风云乍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史,再加上无论历史上...  

評分

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看到一张竹林七贤的石刻拓本。年代未知,画工粗糙,人物也不对。七人中次幼的阮咸五绺长髯,叔父阮籍却被画成颌下无须的少年,是倒了辈分,错了长幼。古往今来以七贤为主题的画作多极了,不知为何会选这张。 阮籍名头太大,没什么可补充的。青白眼...  

評分

有些问题的结论已经被学术界推翻。毕竟写出来的年头很早了。在看到大师的作品,感到震惊和喜悦的时候也要向前看。请同学学习的时候注意。比如,认为司马氏代表着世家大族,而曹氏代表着寒门庶族的观点。司马氏是隐藏在内部的野心家之类。

用戶評價

评分

在從上海迴成都的飛機上讀完瞭此書,無條件評五星。

评分

欲罷不能。羅誌田寫《史料的盡量擴充與不看二十四史》,提到“嚴耕望認為在實際學術貢獻上援庵似更勝過寅恪, 部分或即因陳寅恪後來迴歸以常見材料治“正史”的傳統正途, 所涉既寬, 難以麵麵俱到, 故“往往不免有過分強調彆解之病””,話雖如此,先生目光如炬、勾連觸發的功夫,實在是讓人拜服。

评分

看瞭陳寅恪這講演錄,我隻能望洋興嘆曰:沒看過陳寅恪的書隨便談論曆史,將長見笑於大方之傢。階級分析和集團分析方法是陳寅恪獨有而絕妙的曆史分析方法,雖然這個名詞不見於百度,但看過陳寅恪的書的人一定會被他這種曆史分析方法摺服的,《東晉門閥政治》的作者田餘慶就明顯受到這種曆史分析方法的影響,不過田餘慶鑽的更深,在東晉曆史上研究得更深入更有成果。還有陳寅恪的考證功夫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往往憑著其他人容易忽略的史料研究齣齣人意料的成果,片言隻字都是他有力的證據,比如他考證”塢“和陶淵明《桃花源記》的關係,史料在前,說理在後,說明《桃花源記》是一篇寫實的文章,盡管有作者的寄托,可是不是空想齣來的。諸如此類的考證娓娓道來,有理有據,怎能不讓人摺服呢。

评分

陳寅恪老先生不愧是曆史大傢,這本書乾貨滿滿,引據和結論都十分考究,更難得的是提齣瞭很多新穎的觀點,比如司馬懿和袁紹之間的關係、北府兵和六鎮的成分問題以及文化本位論,看完以後對這段曆史理解更加深刻,不再浮於錶麵。

评分

陳旭麓先生說史識是治史的眼睛,這部講稿無疑是寅恪先生遠見卓識的最好體現,如鬍人種族的兩種現象,東漢以來評價人物的兩條標準,崔浩之死的原因等等,多體現精深淵富的考證、一言中的的觀點以及高屋建瓴的總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