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历史世界

朱熹的历史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余英时
出品人:
页数:922
译者: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7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37008
丛书系列:余英时作品系列(精装)
图书标签:
  • 余英时
  • 历史
  • 思想史
  • 朱熹
  • 宋史
  • 文化史
  • 文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朱熹
  • 历史
  • 哲学
  • 理学
  • 宋代
  • 思想史
  • 儒家
  • 文化
  • 学术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关于宋代文化史与政治史的综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宋代士阶层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过去的史学界对此也已或隐或显地有所察识。怎样将这一论断建立在可以客观检证的历史事实之上,才是专业史学的本格任务。所以宋代士大夫的思维结构与行动模式在这部研究中占据了轴心的位置,本书副题主要即取义于此。

作者简介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律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

目录信息

自序一
自序二
上篇 通论
绪说
一、“政治文化”释义
二、道学、道统与“政治文化”
三、古文运动、新学与道学的形成
四、道学家“辟佛”与宋代佛教的新动向
五、理学与“政治文化”
第一章 回向“三代”——宋代政治文化的开端
第二章 宋代“士”的政治地位
第三章 “同治天下”——政治主体意识的显现
第四章 君权与相权之间——理想与权力的互动
第五章 “国是”考
上、北宋篇
下、南宋篇
第六章 秩序重建——宋初儒学的特征及其传衍
第七章 党争与士大夫的分化
一、引言
二、“国是”法度化下党争的新形态
三、朱熹时代的党争
四、王淮执政与党争的关系
五、余论
下篇 专论
绪说
第八章 理学家与政治取向
一、“内圣”与“外王”之间的紧张
二、从“内圣”转出“外王”
三、“得君行道”——朱熹与陆九渊
四、“得君行道”——张丰式与吕祖谦
五、余义
第九章 权力世界中的理学家
一、前言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三年前,闻知余英时先生正在撰写有关朱熹的历史世界的著作,而且已经完成十余万字,颇有惊喜之感。然而数年之间,未见出版,中心期盼甚切。今年夏天,此书终于出版,题名为《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全书上下两册,共计长达一千余页,可谓鸿篇巨制。余先...  

评分

对于这样的书,我写书评,就觉得有点惭愧。实际上很多书都是这样,抬高到评论实在太不好意思了,顶多是看过之后的一点小感想。 不过豆瓣只有笔记和评论两种,我想说的东西,说是笔记更加名实不符了。所以。 这篇东西并非只针对这一本精彩的历史书籍,也包括了我前段时...  

评分

關於書的主旨大意,葛兆光、陳來等老師和余英時先生自己都已梳理即多,這裡只談談自己初讀此書的閱讀體驗吧。我以為不管從理論、結構還是論證過程、材料的安排運用上來說,此書都堪稱典範,書三年而成,是余先生自己可能最滿意的一書,典範並非是無可指摘的意思,而我自...  

评分

历史读得入了味儿,那历史便宛如真的活了。当然不是恐怖片里的起骸骨于泉下、冥界奇兵,而是历史事件与人物得以进入你的想象域。人不会联想到一种他从没见过的东西,再次感慨,宋朝怎么才进入我的生活。于是今世周遭与前尘往事建立联系,尽管有时只是一种不恰当的比附。 ...  

用户评价

评分

历史研究缺乏哲学洞见将是多么可怕。哲学家固然受政治影响,但哲思活动本身始终有极强的超越性,若无能看到这一关键,再厚重的历史研究也都将沦为废话之书。

评分

归纳总结,重现历史情境。做的是法证的工作呀。

评分

不在那些哲学史、思想史的框框里。最后三篇附论好看。

评分

也许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大特征就是他们的终极关怀永远是现实政治。就像唐长孺说魏晋玄学的根本目标是重建政治理论,余英时也证明朱熹、陆九渊、程颐那批宋代理学家其实并不甘于“内圣”之学,他们很关注政治,其实是“内圣外王”之学,他们一直希望削弱君权,发扬士大夫的政治主体性,与皇帝“共治天下”。

评分

五体投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