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时英(1912.3.14-1940.6.28)笔名伐扬、匿名子,上海人,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主要有《南北极》、《公墓》、《黑牡丹》、《白金的女体塑像》、《上海的狐步舞》、《圣处女的感情》等。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式洋场小说家,他用跃动而开放的结构、充满速率而又曲折度的表达方式、富有色彩的象征、华美丰赡的语言,来表现都市灯红酒绿的繁华与畸形,被誉为“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
内页插图
吴义勤主编的《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经典必读》是“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系列之一。
在《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经典必读》中,穆时英把他的眼光聚集“十里洋场”的夜总会、咖啡馆、酒吧、电影院、跑马厅等娱乐场所,追踪狐步舞、爵士乐、模特儿、霓虹灯的节奏,捕捉都市人敏感、纤细、复杂的心理感觉。他以圆熟的蒙太奇、意识流、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表现手法,反映上个世纪30年代大上海的纸醉金迷生活。
只有一种味道,而且不用品。 读一下,了解一下当年的小上海(绝非大上海)。也就这样了。 多数文章都是刊登在当年杂志上的。大概那些杂志也是当年的“时尚杂志” 笑,你可以看看现在满大街的时尚杂志上的情感专栏,也有固定的套路,而且和几十年前的套路还真TMD没多大差别。...
评分我也算是把这群流氓打过一个通关了,从穆时英到施蛰存到刘呐欧,从叶灵凤到邵洵美到穆时英——30年代最流氓的几个人,就算不能说每个人的每部作品我都染指过,至少也读了七八。 七八之后,还是喜欢穆时英。 施蛰存,这四马路的老夫子耍起流氓来可真是要命,命硬的...
评分大学的时候在小小的租书店找到这本书。不起眼的封皮,里面确是让人惊叹的故事。内容不稀奇,精彩之处是作者的独具匠心。到现在都难以忘记。
评分 评分BLOG写了很久,却是越写越敷衍。总觉得是写给陌生人与自己看的东西,到最后,竟渐渐成为熟人每日必点的收藏日记。 书也看得少,可能是天气热,对着电脑屏幕要恶心,寂静无声的办公室,以及永远都在犹豫不决的老板。这日子可笑得,连骂人的劲头都没有了。 书看得并不多,却有双...
#2015
评分【18-135】 2018.7.17 北京 物质下的情欲,物质的矛盾和情欲张扬间的空虚,同样也让我矛盾。
评分和刘呐鸥的小说又有不同,没有那么浮躁扬厉,而且将视角更加扩大。除了中间的几篇较为摩登以外,首尾的篇章关注乡村和家庭也很不错。在手法上有特色。
评分有一点萧红的味道
评分新感觉派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