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政策顾问。
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在半个多世纪里,费正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审视、考察中国,他的研究、著作和主要观点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的看法,不仅影响了几代美国汉学家和西方的中国学界,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政界和公众对中国的态度、看法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自其门下。
主要著作:《美国与中国》、《伟大的中国革命》、《观察中国》及《中国:传统与变迁》等,主编了《剑桥中国通史》。
费正清堪称以西方的视角观察中国问题的最具权威的学者,《美国与中国》是美国中国学的经典著作。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中国早期的历史;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革命史的描述,从西方入侵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三部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中美关系。本书被美国权威杂志《外交》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书之一,曾在西方学界和政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费正清以博学而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娓娓道来,使一本严肃的史学专著成为难得的极具可读性的历史文化佳作。对于历史学家,它是对于现代中国的历史分析;对于学生,它是关于中国的权威指南;对于外交家和企业家,它成功探索了中美两国间难以捉摸而又颇具影响的情感呼应。
作者介绍及全书总述本书作者费正清(1907-1991)不仅是一位顶尖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和外交评论家;他既从事学术研究,又从事政策研究。他既要忠诚于学术,又要倾力为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现实政治服务。他本人的多重身份与矛盾性也体现在《美国与中国》这本书中。此书书名虽...
评分这本书我借了两次。第一次是2008年,第二次终于把它断断续续读完。 书名为美国与中国,其实讲的是一部中国史。涉及对外关系的,仅有极少的文字。 费正清名不虚传,看问题高屋建瓴,讲问题简明扼要,读来有一种硬邦邦的充实感。 这一百年,中国发生了千年未有的大变局。王朝垮了...
评分因为疫情,终于静下心来又完完整整看了两遍,虽然花费了洪荒之力。但是走进作者构思的世界其实是不会疲倦而是不断的思想高潮与兴奋 。犹如一场思想的盛宴。作者作为汉学家,从外国的角度来审视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问题。横向比较的古代中国与同时代的其他国比如欧洲以及近代中...
评分学生时代就很抗拒学校发的或者推荐的历史书,觉得总是黑白分明得有点吓人。费正清的原版书没有见过,但看的都是编译过。我对历史所知甚少,往往囫囵吞枣,所以给不出历史有关的评价。纯粹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该书文字不苦涩(译者功力应该也不错),没有通篇抄诗抄经的。立场中...
评分前些年看了部叫《米尔克》的传记电影,记录了美国第一位在竞选前就公开自己同性恋身份,并积极为性少数者争取权益,最终被对手射杀的政治家米尔克的一生。看过后相当感动,立马上豆瓣寻求共鸣,共鸣倒是找到了不少,却也发现了些独特的东西——一篇文笔幽默风趣,字段间充满着...
简短而难以澄清一些事实,宽广而乏深刻,中肯与否也无法比照,只能说看看“外人”眼里的中国近代史是怎样的。有一点值得说,在写近代史时,“外人”有比国人更好的国际视野和作文的传统。可以和国人的作品比照起了看看。
评分读后会有收获。本来派你作为军情人士去做功课,但随着了解的增加,你就不只是工具了。历史告诉我们的,在这里能读到一些
评分美國漢學的經典巨著。然而淺顯,且不乏淺薄的觀點。不過在某些方面已經勝過中國人自己寫的思想了。鑑於是80年代的作品,看來現在不少史學書本兒還是跳不出別人的框框。可以不認同別人的觀點,但是可以藉鑑別人的角度。
评分这本书基本上可以看作费正清对“美国为何失去中国”这一问题的反思性的回答。从中可以看出,共产党的胜利对美国人的打击主要还不在地缘政治利益方面,而是价值理想上的,“如果中国人民情愿选择共产主义,则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人类的大多数已经不在走我们的道路了——至少在目前”,由此产生的教训是,“中国人必须学会在我们西方世界中生存的世纪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双方必须学会在同一行星上生活”。
评分哦 仔细看了一下 是商务1987的 四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