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真实》是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新旧两派一次论战的产品,是巴特对攻击他的一篇文章《新批评还是新骗术》的反击。看来晋仪选译巴特这篇力作,除了它有文献性的价值外,另一原因是她很欣赏作者在他写作中所透露的精神境界:“绝没有权势,只有些许知识,些许智慧和尽可能多一点的趣味。”
目录:
第一部
1.批评的拟真
2.客观性
3.品味
4.明晰性
5.说示无能
第二部
1.评论的危机
2.语言的多元性
3.文学科学化
4.批评
5.阅读
索引
1. 拟真的意涵:论及一本书时,要讲求“客观”“品味”和“明晰”,这就是批评的拟真(p35)。 2. “新批判”深入具象,将具体与抽象并置 3. “旧批判”的惯性,迎合大众,诉诸道德 具象的平庸,试图用客观、理性(所谓可以在一般人中引起普遍共鸣的东西)解释一切 4. 品味,...
评分批评与真实(二) 1. 分类(classment)的重要性 2. 突破语言,智力转向自我探索,评论家与作家靠近——评论的普遍危机。 3. 文学作品意义的多重性,象征的稳定性与自由性。 象征符号并非任意的,阅读的规例不是字面意义的规例,而是暗喻的规例。语言学建立(而非减少)语言...
评分 评分1. 拟真的意涵:论及一本书时,要讲求“客观”“品味”和“明晰”,这就是批评的拟真(p35)。 2. “新批判”深入具象,将具体与抽象并置 3. “旧批判”的惯性,迎合大众,诉诸道德 具象的平庸,试图用客观、理性(所谓可以在一般人中引起普遍共鸣的东西)解释一切 4. 品味,...
评分“书本被写书的人从反面来理解,再无所谓的诗人或小说家的存在,而只剩下书写本身。”(《批评与真实》P43) 作者在写完一本书之后就脱离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仅仅只是一种语言、一种符号而被人阅读、使用、流通,从而有了新的、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有时并不是作者本身的写作意...
完全具有奠基之作的气势,还不失真诚
评分这位译者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必须要给那些只看译本就懂了悟了给了五星的人跪碎双膝。
评分决心2020重读。 2019: 我很想写点啥!关键是我真没看懂一个字啊!(那就水一点吧) #《第一部》:1.批评的拟真2.客观性3.品味4.明晰性5.说示无能; 《第二部》:1.评论的危机2.语言的多元性3.文学科学化4.批评5.阅读 #这时的巴特作品主要是对传统学院文学理论观点以及大众文学型态的论述。他独特的观点引起法国思想家的不满,他们称巴特为新批评,认为对于巴特漠视且不尊重文化中的文学根源。《批评与真实》是对《新批评还是新骗术》的反击,控诉旧的、布尔乔亚式那种不重视语言细节的、刻意忽视其他理论概念(如马克思主义)挑战的批评方式。 待重读
评分晕死= =
评分这位译者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必须要给那些只看译本就懂了悟了给了五星的人跪碎双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