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被认为是继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蒙田之后最富才华的散文家。他在符号、精神分析批评、释义学、解构主义诸领域都有卓越建树,对西方文化和文化研究影响深远。
本书是罗兰·巴特后期代表作之一,是沉思风格的格言之作。全书分46个断片,循字母顺序排列,拟现语言的本质。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本书的要健。读者可从本书中不时领略到法国知识分子独特的战斗方式,以及巴特特有的深邃智慧。其中涉及东方书写文明之处,犹有意趣。
中译本弁言(屠友祥)
一、 肯定
二、 巴别
三、 絮咿
四、 边线
五、 活泼
六、 撕裂
七、 群落
八、 身体
九、 评论
十、 漂移
十一、 表述
十二、 右派
十三、 交换
十四、 倾听
十五、 激情
十六、 厌烦
十七、 翻转
十八、 贴切性
十九、 恋物
二十、 战争
二十一、想象体
二十二、文际关系
二十三、均质
二十四、整体语言
二十五、阅读
二十六、权势
二十七、新物
二十八、虚无主义
二十九、命名
三十、 蒙昧主义
三十一、俄狄浦斯
三十二、恐惧
三十三、句子
三十四、悦
三十五、政治
三十六、日常
三十七、复原
三十八、表现
三十九、阻力
四十、 梦
四十一、科学
四十二、意指过程
四十三、主体
四十四、文论
四十五、价值
四十六、声音
增补
文论
罗兰·巴特论书写和影像五篇
字之灵
莫宋的符号书写
艾骀,或以字的样式
第三层意义:爱森斯坦电影剧照研究笔记
明室:摄影笔记(六则)
学术的进展和译名的重定(屠友祥)
中译本概念索引
中译本人名索引
苏北的学主乡村又冷又湿,我站着看书,一会又蹦又跳以便让自己暖和些。面前三本书:《文之悦》、《骑兵军》、《烧烧的原野》。这是三本令我心醉的书,而文之悦是在于他的译笔好,能省下的字尽量省下了。译者的风格在上面,我想说的可能是这译笔可能比原作还要精彩,怪不得译者...
评分英文版的文之悦让人兴味盎然,欲罢不能。如果英文版翻译是接近准确的话,我15年前看的屠友祥的晦涩的中文翻译就是一场灾难。不过从另外一方面看这次翻译,它更像一次误解的再创作,编织了翻译者卖弄,曲解,生活经验和意识,翻译者创造了一个半文半白似懂非懂但肢解蚕食文之悦...
评分 评分天马行空应该是文人的风度. 很喜欢他的这本书.其实每本书都应该以小孩子的天真和好奇来阅读 而罗兰却是这样来写的.
评分天马行空应该是文人的风度. 很喜欢他的这本书.其实每本书都应该以小孩子的天真和好奇来阅读 而罗兰却是这样来写的.
是本好书。可是翻译得支离破碎,译者好像是有意模仿巴特的说话风格,结果看起来不伦不类。所以,还是不要追求神似了。
评分是本好书。可是翻译得支离破碎,译者好像是有意模仿巴特的说话风格,结果看起来不伦不类。所以,还是不要追求神似了。
评分后期巴特思想,只此一书足矣.
评分当初被序言劝退,现在跳过序言直接看正文发现其实这个翻译也没那么不可。感觉译者有在努力追求准确性,追求呈现此文之本来面貌。习惯了这种翻译语言后,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直到读到断句都不知道该断哪的地方(围笑脸。然而!谁又能拒绝罗兰巴特呢!
评分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