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思想史 葛兆光 历史 方法论 学术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 思想文化史 中国思想史
发表于2025-02-23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此书为葛兆光先生博士课程的讲课记录说改写,亦是《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的续编。按葛先生自己的话来说,《讲录》更多的给的是方法,《续编》则侧重有国际视野。此书每章更像一篇侧重学术背景、国际研究动态的书评,愚以为此书的收获不如《讲录》,但仍可一看。
评分呵呵呵呵
评分见解不锐利,但论述很清楚,适合做综述。个人认为讲余英时最好,写丸山真男长知识,尤其关于公/私的讨论。
评分葛兆光老师《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第四讲就艾尔曼研究的评论而引申出了许多值得斟酌的“学术史”反思,鄙人倍受启发。首先我们应该反思前辈研究清代学术史的价值立场前设(不论是梁、胡的民族主义,钱的理学超越发展,抑或梁和艾尔曼都有的从西方“文艺复兴”看清学的想法),其次我们要追问当时的学术活动“果真如此”?我们的问题意识应该有主见性,因此葛老师的很多提法都值得重视,比如思考“知识分子职业化的限度与原因”,再如从社会话语、学术话语和私人话语思考当时学人对“程朱理学”的真正态度。啊,真是震撼。
评分葛兆光先生的思想史研究博士课程实录,主体部分的四讲分别围绕四部海外中国研究名著展开讨论,序言和结语讨论了学术研究和学术书评的规范。上述四本书只是葛论述的基点,由此展开的关于思想史研究的讨论基本涵盖了该领域的主要要点,而其论述和批评都极具问题意识,切中时弊。因此本书不只适用于思想史研究者,也同样适用于人文社科各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
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初中毕来以后,曾经在贵州苗族山区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4年研究生毕业。曾经在江苏扬州师范学辽历史系任教。1992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与兼职教授。并曾应邀先后担任香港浸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台湾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中国文化名著导读》、《中国宗教与文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中国思想史》、《中国宗教史研究》、《历史与文化理论》、《中国学术经典选读与研究》、《宗教文献概论》、《思想史经典著作研读》等课程。
这里集结了自2003年后七八年间,葛兆光先生在北京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给博士生讲的“思想史著作选读与研究”一课的录音整理稿。据听过这门课并且参与讨论的一些博士生说,这样的阅读和讨论对他们很有用,葛先生借几位海外学者,如包弼德、余英时、沟口雄三、艾尔曼等有关中国思想史或文化史著作的阅读,对海外中国研究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通过并不多的若干个案,参悟了海外中国研究的一些特别的背景和理论,经过对这些论著的批评性考察,让学生看到了中国学界的不足和长处。更主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有人说思想史是一部放大的哲学史,也是全然没错的,当然这也是我选择看这本书的原因,这本书可以说成功引起了我对于哲学未来走向的疑惑,尤其是对于我即将选择的中国哲学学科的未来发展的疑惑,虽然之前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就一直论述中国哲学合法性,但是我从未认真放在心上过,...
评分为学生着想写的好书。希望其它教授也能有葛教授的良知,去掉那么多条条框框,真正写几本帮学生入门的著作,哪怕把讲义改改出版。。。希望增订再版。 思想史、后现代那么玄那么深的东西,经葛老师点拨,变得十分清晰透明。书中举例也很典型,比如用烛影斧声解释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评分现在书店里有越来越多大学教授们的讲课集子,伴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这个趋势应该会持续下去。这是个顶好的事儿:看讲稿不像读论文,它更生动,浅显,信息量大,互动性强,读着有味又能学到不少新知识,适合专业人士以外的广大普通读者。要想领略不同高校不同著名学者的研...
评分 评分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