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奥伊肯,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奥伊肯自小便喜欢深思人生,酷爱读书。1863年入哥廷根大学,主要兴趣是古代哲学和历史,特别喜欢亚里斯多德。1871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1874年任耶拿大学教授,直至1920年退休。40多年中,每天黎明前在河边林间空地讲学,深受学生欢迎。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奥伊肯卷)》是一本表达作者内心想法的书。人生就是自主的行动,就是战斗,而精神具有独立性,能够不断地克服物质的阻力取得胜利。精神的胜利最终就是宗教的胜利,因为人是上帝的合作者。仅仅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甚至贬低精神追求的生活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惟有精神的陶冶与升华,才能使人达到真、善、美的崇高境界。文中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克服自然与精神、个体与总体的矛盾,使之不断走向统一,成就崇高的人格。
这是一本不容易理解的书,但是不能因为看不懂就否定它的价值。认认真真一字一句的朗读,才能使自己做到不走神、集中精力投入到这本书中去,现在的我没有任何关于哲学的知识体系,这是所欠缺的,可能也是读不懂此书最根本的原因。却有着对生活同样的疑问,很感谢作者写了这样一...
评分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明确而稳固的基础,一个精神支柱; (精神生活宣称它所提供的内容是永远真实而显赫的,而至于人的事业,是时而发达,时而低落。无论是人的要求,还是生活所要求的,它们都是变化无常的) 其次,我们还需要首创性,以及发明创造的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摆脱...
评分书或许是好书,但是确实很不好读。 作者想表达的大概是独立自由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性,然而全篇基本都是论述,却没有举例,甚至连虚构的故事都没有。所以读这本书真的很难集中注意力,太过抽象又导致这本书缺乏说服力。 草草翻一遍我是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问题。
评分我们若想获得真正的、更大的满足和快乐,那么就必须从生活真正本质中去寻找、发现一种新的综合,条件是它必须在生活自身的劳动中与环境达成妥协。如果我们想要让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综合是必不可少的。 ... 对于那些想要从生活中赢得意义的人们来说,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充满...
评分书或许是好书,但是确实很不好读。 作者想表达的大概是独立自由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性,然而全篇基本都是论述,却没有举例,甚至连虚构的故事都没有。所以读这本书真的很难集中注意力,太过抽象又导致这本书缺乏说服力。 草草翻一遍我是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问题。
全书的总体思考具有连贯性,层层深入,回读第二遍,思考清晰可见,此书于190……
评分书的体裁很难界定,不过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逻辑链还挺清楚的。 奥伊尔先回顾了以往的答案,宗教与内在唯心主义;但随着工业化与现代性的引入,这些回答开始被广泛的怀疑。因而详细论述的新的历史观点:自然主义、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并得出“纯粹现实主义不可靠”的结论。短暂回顾宗教等唯心主义的复兴可能之后,引出对意义问题的重构——认为存在一种具有稳固支柱、自由首创、且摆脱不纯动机的精神世界,由此发展出一种自主独立的生活。 文章并没有对精神世界构建的存在性或唯一性进行详细论述,这部分读起来并不信服。但很多小点,如直接经验失效的困惑,以及时代可能性的相异时的焦虑,很有启发性,尤其在“回顾与展望”这一章节,很有共鸣。 始终,“要想战胜怀疑,不能仅仅只靠反省,而要靠生活本身的内在塑造”。
评分1 2018-9-24 扫读 曹WB说没有事实的纯说理是最不可信的 看出了非常可怕的东西
评分在证明精神生活能够建立人生的意义感之前,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样一种物质是否确实存在并没有任何详述。更多的是一种历史观念的回顾与个人的思考。
评分木鱼读物。老先生当年拿了诺奖,非常自信自己会火,但是一个作者好不好,还是要用作品说话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