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痛录

思痛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韦君宜
出品人:
页数:337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2
价格:3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200920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韦君宜
  • 历史
  • 文革
  • 知识分子
  • 政治
  • 中国
  • 文学
  • 思痛录
  • 回忆录
  • 心灵成长
  • 人生反思
  • 社会观察
  • 个人经历
  • 思想随笔
  • 情感记录
  • 文化批判
  • 自我剖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以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艺版《思痛录》为底本,参考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思痛录》加以增补修订,另收入作者怀人反思的散文22篇,全面展示作者的沉痛之思。

编辑推荐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编辑推荐:亲历“左祸”——从“抢救运动”到“文革”,痛苦反思。

名人推荐

露沙之路向延安,大砭沟头去又还,抢救过关多少劫,追求民主自由难。

——李锐

《思痛录》值得一读,而且不可不读。因为从这样一部作品中可以看出某一个时代的人情世态以至政治风云。它不仅是一部勇于暴露黑暗的书,而且是一部“孤愤之书”。蒲松龄自称他的《聊斋》是孤愤之书,其实《思痛录》的孤愤还千百倍于《聊斋》,它不仅把千百万普通人都写成牛鬼蛇神,而且这些“普通人”也竟被逼以“牛鬼蛇神”自居,一点也不想反抗。

——黄秋耘

把知识分子看成异类或敌人,或潜在的敌人,是完全错误的。而这点,正是我们几十年来(包括解放以前在内)很多难于收拾的特大错误的基本原因之一(另一基本原因就是必须内部“天天斗”)。

——曾彦修

“肃反”+“反智”:直到文化大革命,也未能超越这个模式。

——邵燕祥

我觉得她一直背负着一个精神的十字架。她为什么支撑病体顽强把《思痛录》写下来?她认为,这些教训太深刻了,太惊人了,太荒谬了!不写下来,良心不得安宁,她背上的十字架放不下来。她的《思痛录》,就是这么直面历史,直面人生,思考我们的历史教训,这也是很有胆识的,也是她晚年重要的一部书。最近几年文艺界没有一本书超过《思痛录》。

——唐达成

《思痛录》如同一块精神化石,将成为下世纪人们了解这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和理解中国革命的入门之书,必读之书。《思痛录》的意义不仅仅属于韦君宜个人,而是成为20世纪末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座标,成为投身革命的一代知识分子大彻大悟的典型象征……把《思痛录》的意义和巴金的《随想录》并称,并非过誉。

——邢小群、孙珉

作者简介

韦君宜,原名魏蓁一。因投身“一二九”运动而参加革命,从此个人命运与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历史缠绕在一起。她是——清华高材生,热血青年,党的干部,作家,编辑家,背负精神十字架的反思者。

目录信息

思痛录
缘起
“抢救失足者”
解放初期有那么一点点运动
我曾相信“反胡风运动”
我所见的“反右”风涛
“大跃进”要改变中国面貌
“反右倾运动”是反谁
一个普通人的启示
缓过气来之后
“文化大革命”拾零
(上)我这个“走资派”
(下)这些人的罪行
当代人的悲剧
忆大寨之游
“取经”零忆
那几年的经历——我看见的“文革”后半截
编辑的忏悔
十年之后
记周扬
结语
思痛补录
心中的楷模——参加邵荃麟同志追悼会归来
纪念冯雪峰同志
天安门情思
蜡炬成灰——痛悼杨述
纸墨长留负疚心——敬悼王翰、张清华夫妇
她这一辈子——记我的四妹
悼萧殷
并非发生在“走资派”身上的事
追念雪峰同志
他走给我看了做人的路——忆蒋南翔
我所认识的胡耀邦同志
“大师姐”夏英喆
附录一:韦君宜小传
附录二:《思痛录》成书始末(杨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除了大量亲身经历和感悟,最有勇气的话就是-- “我即是受害者,也成了害人者。这是我尤其追悔莫及的。”  

评分

书中讲述的是作者一生的亲身经历,在毫不知情的人看来这更是一出人间喜剧,试问仅仅凭借毫无逻辑和可信度的所谓证据,就可以抡起大帽子别无辜的人头上盖去;仅仅只是因为你出身的家庭不是那么贫困、你的远房亲戚中有一个人曾经与旧朝的政府发生过一些联系(哪怕他只是...  

评分

以前读书,但凡文章里有关文革的描述,不是人们遭受无情迫害就是选择卑微的隐忍,这让我悲伤之余隐约觉得那个时代似乎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在已有却少得可怜的文字里,不是被和谐了就是作者们像打擦边球一般,有意无意的规避那段历史,这反倒让历史蒙起了面纱,愈加让人好奇...  

评分

近些年来,许多近代知识分子研究著作已经与伤痕文学差不多。其表现为内容往往温情脉脉,避重就轻,对民国知识分子在建国后的遭遇充满同情或感慨,也因此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并广为流行。但《思痛录》与此截然不同,因为作者并非研究他人,而是在痛苦中剖析自己。在我看来...  

评分

有关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托克维尔曾说过这样一句格言:“当过去不再照亮将来时,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人们不但需要了解历史中光明的记忆,也在失败的历史阴影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中国有关历史的传承和书写是很特殊与尴尬的,自秦汉以后至近代以前,官修的历史往往美化当朝,诋...  

用户评价

评分

可惜记事还是简略朦胧,大概是以为阅读者都是亲历之人,不劳她巨细靡遗地叙述细节吧。若是她有杨绛的文字功力,或是杨绛有她痛切的感受就好了。

评分

每一个接受过高中历史教育的、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大概的框架上的了解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我觉得读历史最重要的就是要反思,同时历史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读完《思痛录》,我觉得我可以更好地、更辩证地看待中国历史了。

评分

老来失道亲豺虎,却道支撑二十年。其实拐弯抹角说来说去就是那个人呗,新衣的皇帝。反思绝对比不上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毕竟阿是专业的,一个人的回忆再怎么情真意切,也不够深。

评分

晚年周扬的那一段戳中了我。韦君宜看得深刻,人情世界的大伪根本没有随着“文革”的结束而结束,它还在纠缠着中国文人的心灵。

评分

看完了//这类书使劲儿出,出出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