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莱·科林斯,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作者在史实方面力求翔实,每一段文字都经得起世人推敲,同时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合著有报告文学典范作品《巴黎烧了么》。
《自由与荣耀:1947年印巴独立实录》以翔实丰富的史料,生动优美的文字,深厚的人文功底再现了印度独立的曲折过程。从印度独立前夕,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埋下印度分裂的伏笔写起,紧紧围绕着甘地的活动一直叙述到印度正式独立,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冲突激增,甘地遇刺身亡,印巴最终分裂的全过程,展现了印度历史上最动荡也最富有魅力的一幕幕场景。《自由与荣耀:1947年印巴独立实录》从1975年在美国出版后,不断再版,是了解现代印度的必读书。
自由与荣耀,毫无疑问属于摆脱殖民统治的印度,但同样也属于英国。独立诚然可以获得自由与荣耀,那么,放下呢?较之争取独立的印度人,果断放下英国人也许更难。也正因为如此,由放下而获得的自由与荣耀应当更有价值。 印度的领袖说“我们对英国人民的勇气和政治智慧,除了景仰...
评分全书故事生动,译文流畅,一口气读完。 但掩卷之时,重重疑问徘徊在脑际,挥之不去。 印度各方政治力量的领袖或代表人物们,多为负笈英伦的有学之士,成功的律师,不能说未领略过大不列颠的政治制度吧?那么,为何他们执意走向次大陆的分裂,而不能通过谈判来形成苏格兰--英...
评分这本书所写的就如文章的副标题一样,1947年什么什么,自由与荣耀这个主标题我觉得太作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不知道印度这个国家是么样发展的,仿照西方的制度但是人员的素质却是稀里哗啦的差,导致这么多年来,还是个阿三,我觉得中国人对阿三这个词用的真的是很贴切,从开始...
评分看到了火车大屠杀的那一章,很恐怖,也很血腥,记得以前有部电影《火车开往巴基斯坦》,讲的就是这章内容。两个本来亲如兄弟的民族转眼间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杀人手段之凶残,之彻底,令人目不忍睹,而这也证明了种族屠杀的残酷。 唉 !
评分这本书所写的就如文章的副标题一样,1947年什么什么,自由与荣耀这个主标题我觉得太作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不知道印度这个国家是么样发展的,仿照西方的制度但是人员的素质却是稀里哗啦的差,导致这么多年来,还是个阿三,我觉得中国人对阿三这个词用的真的是很贴切,从开始...
为甘地的死感到由心的愤怒与悲哀。对印巴之间的矛盾了解越多,越能发现逻辑的普遍性。中国也有着类似的血与泪的过往。爱国主义与政治动员真是一件令人警惕的遮羞布。
评分对于了解这段历史很有帮助。。但书里太多的细节描写并不都是完全必要的,这让这本作为历史的书显得略臃肿不够简洁。
评分战争并未结束,世界还在动荡,英王失去了印度皇冠。遥望过去,一个统一的印度能避免流血吗?我想不能,若不分治,内战一触即发。甘地若未遇刺,他能走到巴基斯坦吗?小麻雀凭毅力是否能飞过沧海?
评分有文笔,而乏史才
评分写《巴黎烧了吗》的哥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