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辽 西夏 金 元”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由日本学界该研究领域内的专家杉山正明撰写,复旦大学教授姚大力推荐,直接涉及的是9世纪后半期至14世纪末大约五百年间的历史。作者没有像中国人通常惯于接受的那样,依照“唐—五代—两宋—元”的历史变迁主线来呈现公元10到14世纪的中国史;相反,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看做是阻断、破坏了本应由两宋来实现的国家统一大业的夏、辽与金,不再仅仅是出现在音乐正剧里的几段不和谐的变奏或插曲,而都在本书中担当起积极和正面的主要角色,由它们来贯穿从唐到元这一时段的中国史进程,作者认为本书所涉五百年乃至六百年间历史的整个进程,正是开启欧亚大陆世界史和中国史邂逅、交锋的六百年。
【作者简介】杉山正明,1952年出生于静冈县。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在该校研究生院文学研究专业修满博士课程。曾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讲师、京都女子大学副教授,现为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专业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蒙古古代史,从中央欧亚大陆游牧民的视角描绘的新世界史图景受到高度评价,于2003年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主要著作有《大蒙古的世界》、《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的兴亡》、《耶律楚材及其时代》、《游牧民眼中的世界史》、《蒙古帝国与大元兀鲁斯》。
【译者简介】乌兰,蒙古族,1954年4月生,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至1987年,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进修。2004年至2005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做访问学者,开展蒙元史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有学术著作《<蒙古源流>研究》、《<元朝秘史>校勘本》等,用汉、蒙、日、英等文种发表了几十篇学术论文。
乌日娜,蒙古族,1953年11月生,内蒙古外国语职业学校专职教师。1989年、1996年曾两次前往日本,参加国际交流基金日本语国际中心日语研修活动。曾多次担任日语口译工作。
比如提及辽代和宋代“哪个更有文明”(这本身就是个伪问题,组织动员能力、军事能力还可以比较,文明只有形态之分),举例说宋代的“凌迟”之刑多么残忍。殊不知辽代也有凌迟(《辽史·刑法志》:“死刑有绞、斩、凌迟之属。”),元代也延续了凌迟的刑罚。
评分缺点就是没有大书特书屠杀,行文还是太过委婉,不然党国卫道士会更加满意。你如何咒骂其实都于历史进程激不起一丝涟漪,因为你的历史是故事,人家的历史是创造。无奈咒骂只能反映你终局时的疯癫狂暴。而历史参与者是把历史中的对象当作了国族前进的材料,即使如此,也仍是有是...
评分缺点就是没有大书特书屠杀,行文还是太过委婉,不然党国卫道士会更加满意。你如何咒骂其实都于历史进程激不起一丝涟漪,因为你的历史是故事,人家的历史是创造。无奈咒骂只能反映你终局时的疯癫狂暴。而历史参与者是把历史中的对象当作了国族前进的材料,即使如此,也仍是有是...
评分缺点就是没有大书特书屠杀,行文还是太过委婉,不然党国卫道士会更加满意。你如何咒骂其实都于历史进程激不起一丝涟漪,因为你的历史是故事,人家的历史是创造。无奈咒骂只能反映你终局时的疯癫狂暴。而历史参与者是把历史中的对象当作了国族前进的材料,即使如此,也仍是有是...
评分要将衫山固定的政治立场和衫山学说里可能的政治效应分开。因此,衫山正明没有矫枉过正,”小中国“演变”大中华“的历史实相就是以夷变夏,摧毁汉人史观中的”华夷说“。但鞭挞汉人史观的目的,乃隔山打牛,以积亚洲北部五百年政治智慧之大成的蒙元帝国国家实践为史例,刺破”民族-国家“这一来源于西欧的政治幻象。
评分自小被汉本位史观教育的国人应该读一读,虽然还有可以商榷之处,但我们实在需要被这样的书冲击一下,约定俗成的不见得就是历史本真。
评分这一本杉山氏从安史之乱开始写起,想要创造一个大格局,但是太为空泛了,此书真的是较为乏善可陈。
评分本来想看完10本再集中吐槽,这个实在不能忍。契丹金西夏史料缺乏是事实,作者对契丹史有独钟没问题,但是也不要把历史通俗读本写成余秋雨好不,你去契丹旧地访古的事读者一点都不关心,居然被游记拖了大半章。另外一屁股坐在反汉立场上,把汉文文献说得一钱不值也是醉了。
评分“较差”给杉山史学,不是给译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