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

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英进,著名海外华裔学者,原就学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上世纪90年代赴美国深造,获美国斯坦福大学文学博士,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文学系教授。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张英进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秦立彦
出版时间:2007-4
价格:25.00元
装帧:32开 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44341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电影 
  • 张英进 
  • 城市 
  • 现代文学 
  • 文学 
  • 中国电影文化 
  • 文学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力作,199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后,即在汉学界引起很大反映。就乡村和城市形象而言,在现代中国文学和电影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一个长期存在的模式。本书以小说为主要文本,兼及电影、话剧和诗歌,着重讨论了从晚清(19世纪末)到民国后期(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和电影中的城市形象,以社会学中的城市心态与都市体验为框架,力图描述小镇、古城、现代大都市等文学模式和典型人物的构形,通过京派、海派(即北京和上海派)的文化差别的表述,探索现代文学创作中城乡、中西文化的冲突、妥协与交融。本书的研究重点是从城市的角度重新解读经典作家(如鲁迅和茅盾),并挖掘在以往的主流文学史中因意识形态或精英立场而被长期忽略或埋没的作家(如师陀、张恨水、叶灵凤、新感觉派、张爱玲和五四时期的女作家)。本书从空间的构形、时间的构形、性别的构形三个部分进行解读,空间的概念影响了北京叙事中注重城市地图、人际关系的描绘,时间的概念影响了上海都市想象中千变万化、随波逐流的母题,性别概念从根本上影响了城市的构形。由于作者兼及中西两方面的教育背景,全书视野开阔,见解独到,方法新颖,堪称是一部新生代海外华裔学者的扛鼎之作。

《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中的城市形象》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探索城市的邀请

第一部分 :考察现代中国城市的视角

第一章 导言:现代中国文化史中的城市

第二章 城市构形:小镇、古都、现代都市

第二部分 :空间的构形

第三章 勾画古都北京

第四章 中国传统在北京的象征性胜利

第三部分 :时间的构形

第五章 阅读无法阅读的上海大都市

第六章 上海的时间与欲望之流

第四部分 :性别的构形

第七章 想象上海的摩登女人

第八章 看待现代城市的女性视角

结语:标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视角

中文参考书目

西文参考书目

中西参考电影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不需掩卷沉思,在车水马龙中穿行的时候我会很自然地想到这本书的一些文字,会去想这个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繁杂都市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分析的是那些上个世纪前半叶或经典或遥远的现代作家和导演描绘出来的城市形象,如老舍笔下尚沉淀着中国传统的首都北京,新感觉派和张爱...  

评分

不需掩卷沉思,在车水马龙中穿行的时候我会很自然地想到这本书的一些文字,会去想这个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繁杂都市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分析的是那些上个世纪前半叶或经典或遥远的现代作家和导演描绘出来的城市形象,如老舍笔下尚沉淀着中国传统的首都北京,新感觉派和张爱...  

评分

不需掩卷沉思,在车水马龙中穿行的时候我会很自然地想到这本书的一些文字,会去想这个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繁杂都市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分析的是那些上个世纪前半叶或经典或遥远的现代作家和导演描绘出来的城市形象,如老舍笔下尚沉淀着中国传统的首都北京,新感觉派和张爱...  

评分

本书的英文版1996年于美国付梓,作者当时还是美国斯坦福的在读博士。那时,“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城市形象”尚属冷门课题,十余年后,这本书的中文版面世之时,“都市”这一课题已经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主流。虽然如此,这本书探讨文学与城市关系的论著,无论在方法还是...

评分

不需掩卷沉思,在车水马龙中穿行的时候我会很自然地想到这本书的一些文字,会去想这个周围都是陌生人的繁杂都市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分析的是那些上个世纪前半叶或经典或遥远的现代作家和导演描绘出来的城市形象,如老舍笔下尚沉淀着中国传统的首都北京,新感觉派和张爱...  

用户评价

评分

城市、电影、文学...为啥过了近一百年,骚年们纠结的东西完全一样捏?

评分

英文翻译痕迹不明显,引用的东西都很好,只是点题太弱,分析也不强。

评分

文学讲了许多,电影讲的较少,很有启发。但第四部分让我颇有异议,比较狭隘的把”性别构成“聚焦在“上海摩登女人“身上。不写北京女人不写林语堂不写《京华烟云》也罢,但是为何写到张爱玲写到《倾城之恋》写到白流苏,却不写《半生缘》不写顾曼桢呢?

评分

就是个很典型的海外汉学研究的路子......

评分

小标题简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