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昕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
所谓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人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
从最严格的意义讲,“一切诸相皆虚妄”。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的主观映像或经加工而生成的。我们永远无法“看到”事物“原本”的样子。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我们应该持虚幻、空无的态度。毕竟,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不是事物如何,而是事物对我们来说,意...
评分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释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
评分最近又读金刚经,颇有新得,但器根愚钝,有几个问题却怎么都过不去. 金刚经是说空解空第一经典,如何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讲得很明白,这一套认识世界的方法从思维方法和感受上都很容易接受: 六境-->六根-->六识,这个过程是我们感受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只要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
评分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评分我2002年开始信佛教。十年时间里,我虔诚的信仰佛教,读经、念咒、念佛、参禅、拜佛、放生、捐功德钱,专心的修行,希望能获得所谓的“大智慧”。 如今我再也不信佛教,给大家说说我的体会和感想。我发现信仰过佛教最终又脱离佛教的人太少了,但还是有。如果有这样的兄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评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评分简而言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评分背完全忘了
评分简单易懂,我不喜欢一些所谓佛教徒,我不相信佛学就是他们所说的。所以,我要直接去看核心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