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友工(Yu-Kung Kao)生于192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后一直在斯坦福以及普林斯顿等大学任教,1999年6月由普利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学系荣休,是目前美国汉学界继陈世骧和刘若愚之后最具影响的汉学家之一,他不仅延续了陈世骧在比较的语境中,梳理和确立中国抒情传统的学术进路,而且超越了陈世骧散漫、细碎的字源考证和文本批评的学术方法,构建了一个更具理论性、体系性的抒情论说框架。高友工在整体的框架中容纳抒情的理论取向不仅区别于陈世骧单纯以抒情为主线建构中国抒情传统的学术路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陈世骧因突然辞世而没能完全展开的主体对于客观环境的反射和反省问题这一空白。
本书包括三篇论文:《杜甫的[秋兴]-语言批评的实践》、《唐世的句法、用字与意象》、《唐世的语意、隐喻和典故》。
1.唐诗中的对等原则 1.1雅各布森的对等原则 本书的第三篇文章《唐诗的语意、隐喻和典故》中,高、梅对由雅各布森提出的对等原则(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用对等原则分析唐诗中普遍存在的隐喻及用典现象。在高、梅看来,唐诗中一切多重意义的产生,几...
评分这个封面很喜欢,尤其是题词,出版者没有说明这个题签者。本书撤去了叶嘉莹的旧序,旧序只是说明了翻译经过,撤去是可以的。翻译者的名字上古版是李世耀,改成了李世跃。上古版有武菲校,新版也删去了,这个似乎不应该。
评分1.唐诗中的对等原则 1.1雅各布森的对等原则 本书的第三篇文章《唐诗的语意、隐喻和典故》中,高、梅对由雅各布森提出的对等原则(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用对等原则分析唐诗中普遍存在的隐喻及用典现象。在高、梅看来,唐诗中一切多重意义的产生,几...
评分1.唐诗中的对等原则 1.1雅各布森的对等原则 本书的第三篇文章《唐诗的语意、隐喻和典故》中,高、梅对由雅各布森提出的对等原则(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用对等原则分析唐诗中普遍存在的隐喻及用典现象。在高、梅看来,唐诗中一切多重意义的产生,几...
评分这个封面很喜欢,尤其是题词,出版者没有说明这个题签者。本书撤去了叶嘉莹的旧序,旧序只是说明了翻译经过,撤去是可以的。翻译者的名字上古版是李世耀,改成了李世跃。上古版有武菲校,新版也删去了,这个似乎不应该。
学理的搞诗歌研究,劲儿劲儿的????
评分重读的感觉:平庸之作。然作者理论的掌握和运用,很熟练,有功力。
评分结构主义,新批评,叶维廉,速来膜拜神!
评分分析漂亮,推论过分漂亮
评分技术流代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