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解读

再解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小兵,1984年北京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1991年获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科罗拉多大学、芝加哥大学、南加州大学,2008年迄今为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及比较文学系讲席教授。已出版《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1986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1993)、《全球空间与现代性的民族主义话语:梁启超的历史思维》(1996)、《中国现代:英雄的与凡人的》(2000)、《中国先锋艺术的起源:现代木刻运动》(2008)、《多重印象:当代中国木版版画)(2011)等。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唐小兵
出品人:
页数:285
译者:
出版时间:2007-5
价格:3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1121337
丛书系列:培文书系·文学与当代史丛书
图书标签:
  • 唐小兵 
  • 文学理论 
  • 文化研究 
  • 现当代文学 
  • 文学评论 
  • 文学 
  • 文学研究 
  • 文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内容简介:“再解读”作为一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作品重读为主的方法曾经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把西方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各种文化理论——包括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后殖民理论、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引入当代文学研究实践中,对于把文学研究推向更具体更深入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一书就是在这一解读过程中最好的成果,《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一共收入14 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包括刘禾、黄子平、孟悦、周爱民、贺桂梅、唐小兵、李杨、戴锦华、马军骧等等,虽然学术背景和学术路径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再解读”的策略是共同的:都是重新进入文本,试图重构文本的语境和体制,并由此进一步梳理和解释文本与泛文本之间的间隙、共谋、不对称和相互补充。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诞生以来,由于社会历史政治背景独具中国特色,使得文学史的书写也和历史一样跌宕起伏,有时候文学史书写上的瞬息万变甚至比文学本身更加绚丽多彩。 改革开放之后,米娜桑终于可以不再停留在原地,而捡起被扔下的现代尾巴重新前进了。在二十世纪已经快要过去的...  

评分

二十年前的文章,现在看起来依然够味,这不能不让人敬佩。 优点很多,说个缺点。 贺桂梅对该集的评论有一点很中要害,即大部分文章的大-小-大模式。这倒不是她所说的各位作者没有摆脱“理论本身的限定性”,而是说,这个小案例能在多大程度上照应全局。寓言式的表达固然诱人,...  

评分

在美国任教的华人学者唐小兵教授主编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下称《再解读》)一书,1993年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10篇研究中国现当代文艺的论文。2007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增订版。本文谈论的,是增订版《再解读》中的几篇文章。 1990年代...

评分

在美国任教的华人学者唐小兵教授主编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下称《再解读》)一书,1993年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10篇研究中国现当代文艺的论文。2007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增订版。本文谈论的,是增订版《再解读》中的几篇文章。 1990年代...

评分

二十年前的文章,现在看起来依然够味,这不能不让人敬佩。 优点很多,说个缺点。 贺桂梅对该集的评论有一点很中要害,即大部分文章的大-小-大模式。这倒不是她所说的各位作者没有摆脱“理论本身的限定性”,而是说,这个小案例能在多大程度上照应全局。寓言式的表达固然诱人,...  

用户评价

评分

唐老师的书!为什么没早点看!反思!

评分

贺桂梅对该集的评论有一点很中要害,即大部分文章的大-小-大模式。这倒不是她所说的各位作者没有摆脱“理论本身的限定性”,而是说,这个小案例能在多大程度上照应全局。寓言式的表达固然诱人,但纸质文本与空间性文本的互动关系却很容易在这种修辞中被忽视。小心为妙。

评分

重新成为文本,也成为某种试金石。反倒是对导言有点新的想法:如果说再解读的过程是简单问题复杂化,那么这个想象历史的方式以及路径的形成、甚至大众意识的形成是不是选择性的产物?是不是把复杂历史简单化以至于规避了开放问题的可能性?

评分

看一群聪明人聊天是一件非常有愉悦感的事情,被凝固成为文字的人的语言、学识、趣味与关系。文本/艺术品不会背叛人,而人有时候会背叛自己,所以我更相信文字和物。再解读算是一次大规模的对话语实践的解构乃至颠覆,但同时它也是一次话语再实践,它解构和颠覆革命经典文学话语实践的同时实践着一种与革命历史完全对立的话语。不得不说无论是对女作家萧红 丁玲 还是毛文体,其解读都颇有新意,比如从作者们的解读中延安整风运动原来不是一场政治运动,而是一场针对知识分子的规训,一场以话语的教授与习得为手段的权力运作。后来的历史证明,毛爷爷果乃一代伟人,除开历史功绩,就冲着最早实践并影响数亿人近一个世纪的思想与生活的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话语。

评分

刘再复的两篇文章选在里面显出一种异质性,然而正因如此才能话糙理不糙地点出局中人的盲点:“这本集子中的多数文章解读细致,注意避免再读与重写时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即把本是简单的很难说是文学的俗物,却用过细过繁甚至概念过于密集的学术刀子解剖得入迷呢?”虽然暴露了刘本人对“文学性”概念的执迷,但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些漂亮的文章在多大的程度上具有生产性和反抗性,而没有沦落为一种迷失了初衷的字斟句酌、锱铢必较、撑破了文本容量的求奇、炫技与迷醉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