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政治讽刺小说。书中描述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特别可怕的是:人性已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
一段写于五十年前的绝妙政治寓言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有一天这一切再重现……从未在任何极权国家生活过的英国人奥威尔,何以有如此天才般的预见和洞察?其实就象丁春秋的逍遥派、东方不败的日月神教,作家们不过是透视了人性中最原始而丑陋的东西。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1903-1950),英国作家。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生于印度,父亲为殖民地官员。14岁考入伊顿公学,获取奖学金。1921从伊顿公学毕业后考取公职,到缅甸作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刺激了奥威尔的良知。他1927年辞职,后来写下与此段经历有关的《绞刑》(A Hanging, 1931),《缅甸岁月》(Burmese Days, 1934)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 1936)这些纪实性作品。
听说《一九八四》由来已久。一个朋友一直说好,要我赶紧找来看。一是因为我们的口味并不相同,二是我想它总在那里的,只要想看就可以看到,何必赶集般地随着人流匆匆忙忙去读呢?所以上个月才买回来,前两天看了一半,昨天看了剩下的一半。 老实说,这是一本想一口气读...
评分我成为一名教师已有一年多,本着谋生的意图,始终对这片领域有着叛变的念头。 以教育谋生,是不仁道的,我从来都这样认为。 于是,我始终对无力寻找别的出路的自己相当不齿。 今天是开学第一个周末。 寒假前后,我的转变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从苦于与孩子的对立,到这两天和...
评分——此裹脚布献给那些在人民群众雪亮的目光前无地自容的人们。 16岁之前,我还是个目光洁净、心地单纯的好少年。虽然也会跟着一群小痞子们瞎混,学着抽烟、喝酒和打架,但那都属于青春期里身体的躁动,与心灵无关。像我们这一代的,在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时、特激动地宣誓,结结...
评分 评分《1984》在我看來已超越了一部文學作品,而成爲了一種政治哲學,闡述着關於集體主義、個人主義、權力、欲望這四者之間兩兩關係的思考。 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顯然是一種對立,個人極其容易在集體中迷失,即集體無意識的表現,而這也正是集權主義國家,如作品中的英社所慾達到的...
原先在万卷出的《1984》重版。
评分2015.11.04.《动物农场》是《1984》的前传!
评分《1984》名声在外:老大哥在看着你,真理部,思想改造,双重思想,自由即奴役,揭露极权政府如何愚民洗脑的手段。而《动物农场》是寓言,更是预言,揭露极权政府如何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活脱脱一部党国史。
评分《动物农场》:简洁,有力。
评分阴魂不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