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作家尼可斯·卡赞扎基斯(1883-1957)多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饱受争议,著名作品有《基督的最后诱惑》《自由与死亡》等. 毕生的精力都自觉地用在精神与肉体之间的斗争,以求得灵魂的安宁。
本书前半部分是《中国日本之旅》一书中的中国之行,作家描写了在旧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想。其中的所思所想表现了作家对人生、国家、民族的深邃思索。后半部分是作者记载20年后重游中国的情况。这时的中国和1935年的中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作者用赞叹的目光观察,用欣喜的心情记录。
云也退的《月月一堆书》第十一条: “尼可斯·卡赞扎基斯《中国纪行》,译林社新版。 这本《中国纪行》只是印象式的,说不上洞察有多深刻。而且卡赞扎基斯是革命家,看东方难免有些主观。卡赞写东西凭着一股子气,所以平时思考的成果也是天问式的,泛哲学的,而不是知识分子...
评分一向爱卡赞扎基斯的文字。佐尔巴早就成功地降伏我了。那日下午听说译林出了卡赞的《中国纪行》,“不像其他西方人的态度,像是希腊在寻找另一个自己”…… 那些什么斯什么忒在触摸子曰诗云。还用说?第一时间买来,悉心读。 卡赞的前言,一如既往地漂亮。有点...
评分 评分云也退的《月月一堆书》第十一条: “尼可斯·卡赞扎基斯《中国纪行》,译林社新版。 这本《中国纪行》只是印象式的,说不上洞察有多深刻。而且卡赞扎基斯是革命家,看东方难免有些主观。卡赞写东西凭着一股子气,所以平时思考的成果也是天问式的,泛哲学的,而不是知识分子...
评分此斯基不是流氓露西亞的斯基,而是巴爾幹半島上的斯基,希臘人也要來中國寫遊記,不過希臘人希臘人的風格,和島國風格不同。可是,悲劇在於把希臘文翻譯回來 的時候,請看下一段:姑娘牽著小夥子的手,開始唱婚歌:無論生與死,我永遠陪伴你,我的手放在你的手裡,我和你白頭偕...
有一句话特别的喜欢:我们来自一个黑暗的深渊;我们将归宿到一个黑暗的深渊;我们把光明之间的时段称为生命。
评分有一句话特别的喜欢:我们来自一个黑暗的深渊;我们将归宿到一个黑暗的深渊;我们把光明之间的时段称为生命。
评分第一部分四星,剩下的因为不是老先生本人写的,显得过于官方。游记常常带有典型的浪漫化宏大叙事风格,因为对于旅行者来说,陌生之土上的一切都是象征符号,无意义也变得有意义“Are you eating a potato? Not really,you are eating the symbol of an earthy culture"。贫穷和富饶,道德和癫狂之间只有一线之隔,中国是一束金黄的光,下面是氤氲的神秘的黑色烟雾,formidable yet tempting.第一部分的结尾写得真好,我回想起了自己在斯洛伐克城堡上失去理智突然流泪的那一刻:恍如梦境,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生命,时间和生命即不是消亡也不是不朽,是一个阴雨天在风中流动的多瑙河。
评分有一句话特别的喜欢:我们来自一个黑暗的深渊;我们将归宿到一个黑暗的深渊;我们把光明之间的时段称为生命。
评分希臘 卡贊扎基斯 遊記 對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