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到沪。1970年赴安徽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
自1976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出版发表有小说《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站》、《流逝》、《小鲍庄》、《叔叔的故事》、《69届初中生》、《长恨歌》等短、中、长篇,约有400万字,以及若干散文、文学理论。其中一度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二度获全国中篇小说奖。翻译为外国语的有英、法、荷、德、日、捷、韩等文字。
暂时在豆瓣上找不到看的这个版本,附上图,希望以后找得到。 1,这本书真的很长,比略萨其他的都长,我的版本七百多页! 2,看完没有列入五颗星必看或者二刷的书单,暂定四颗星吧。略萨这本书和之前看的《公羊的节日》用的都是结构现实主义手法,多故事线穿插,呈现镜头切换身...
评分正如作者在普腊多军校对独裁政治下的权力关系的耳濡目染成就了《城市与狗》的针针见血、其幼年在秘鲁沙漠地区皮乌拉的生活与成人后对森林地区的探访构成了《绿房子》的逼实还原,《酒吧长谈》作为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出版于1969年的...
评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1499.html “他光着屁股就跑到了街上,还大喊大叫的。”我看到那一个圣地亚哥,是切实走在街上的某个拐角处,没有光着屁股,也没有大喊大叫,他只是漠然,在我的眼睛看到的范围内,他在路口寻找方向,“灰濛濛的中午”,最后却是一...
好伤
评分伟大!能说什么呢,略萨的结构主义贯穿了虚无哲学,叠加发声、环形叙事、空间跳跃,其实无事发生。别扯什么苦难、控诉、性本恶,秘鲁乃至拉美就是停滞的现在时,行动的迫切是第一位的。内容固然有一流小说的质素,而文本在形式上更是直接具像化,作为悲哀一种,喧嚣无限接近沉默。
评分在这部作品里 文字已经超越影像了
评分的确受到福克纳影响很大,但结构现实主义又比意识流亲民多了,熬过前面一段云里雾里的阶段,后面越读越带劲儿。现实由不同时空的碎片组合而成,小说也从二维变成三维,再借鉴影视剪辑的技巧,让人觉得传统现实主义真是枯燥无味。为了实现对话波也变得难以精简,有些部分冗长,创新也要付出代价。但现实与技巧的完美结合,使其注定屹立于拉美文学的高峰。
评分……看不大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