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 等。
这部小说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当时泛称“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这些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洗澡”,相当于西洋人所谓“洗脑 筋”。
写知识分子改造,就得写出他们改造以前的面貌,否则从何改起呢?凭什么要改呢?改了没有呢?
我曾见一部木刻的线装书,内有插图,上面许多衣冠济楚的人拖着毛茸茸的长尾,杂在人群里。大概肉眼看不见尾巴,所以旁人好像不知不觉。我每想起“脱裤子,割尾巴”运动,就联想到那些插图上好多人拖着的尾巴。假如尾巴只生在知识上或思想上,经过漂洗,该是能够清除的。假如生在人身尾部,那就连着背脊和皮肉呢。洗澡即使用酽酽的碱水,能把尾巴洗掉吗?当众洗澡当然得当众脱衣,尾巴却未必有目共睹。洗掉与否,究竟谁有谁无,都不得而知。
小说里的机构和地名纯属虚构,人物和情节却据实捏塑。我掇拾了惯见的嘴脸、皮毛、爪牙、须发,以至尾巴,但绝不擅用“只此一家,严防顶替”的货色。特此郑重声明。
《杨绛传》是枕边断断续续看的,《洗澡》言语爽快干净,很快就看完了。完了又重新翻看了《我们仨》。若是手头有《围城》也定会再来一边。其实若看过了杨绛的小说和散文,这本《杨绛传》大抵只是多给了些当时的人物环境而已。杨绛的文字里,事情人物的脉络都自然浮显,似已不需...
评分在图书馆看到的时候,书有点破,破的恰到好处,显出温润可手的质感来了——这么说有些奇怪啊,可是的确如此。 借来后,晚上熄灯后在走廊里坐在小凳上看完的,没什么大起大落,平平淡淡的,却也可读。 最喜欢的是每一部的小标题: 第一部 采葑采菲 ...
评分读《洗澡》,只觉意犹未尽。人物和言语之诙谐,揶揄和反讽之深刻都丝毫不逊于《围城》。两本书在总体趣味上是一致的,个人相当偏爱这种描绘知识分子生活和心理的书。许彦成约姚宓游香山那一段,那是相当的“小城之春”,格外的“花样年华”。彦成和杜丽琳吵架会不自觉地说英语...
评分他们俩并肩走向门口,彦成觉得他们中间隔着一道铁墙。姚宓开了走廊的灯,开了大门。 彦成凄然说:“你的话,我句句都记着。” 姚宓没有回答。她低垂的睫毛里,流下两道细泪,背着昏暗的灯光隐约可见。她紧抿着嘴点了点头,想说什么,没说出来,等彦成出了们,就缓缓把门关上...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状态。很有意思。 看到彦成和姚宓,我突然想起了李寻欢和林诗音。从前和我妹讨论这个问题时,她说,李寻欢不该放弃林诗音,因为这样他们三个谁都不幸福。上节课法律伦理学老师刚说过:幸福是一种有层次的、完美状态的满足。突然懂了,即使李寻欢和林诗音在一起了,即使彦成和姚宓在一起了,他们充其量是快乐,而不是幸福。也想起了人生哲学课上的“幸福是什么”。感觉有些事情豁然开朗了。其实世界并不是我们年轻时想象的那个样子。爱情也并不是完美无瑕、无坚不摧。
评分原来文坛一直都是一个德性
评分看完顶顶不喜欢许先生,都说他才情学问高,那也是在书中那堆浅薄之辈里矮子里拔将军,对家庭的态度就更不用说了,按书中描写,许先生感情都没开化好,是被杜丽琳一步步诱入婚姻(许先生您是无知少男被诱奸还是怎么地,请不要装嫩好不好),见到了玲珑人儿姚小姐,才惊觉自己开了化,有了追求的目标,浑然忘了自己有妻有子,倒像是别人强迫他结婚生子似的,这跟一个任性的不负责任的未成年少男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分写的还是她们自己两口子了,只是把她自己掰成两份,一份是姚宓,连名字的风格都跟她自己和她八妹一样;一份就是杜丽琳了,这位正像她自己说过的那样:上地能跑,下水能游,咸蛆(贤妻)也。还是挺好看的
评分不是很喜欢许彦成 他媳妇还好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