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朽帝国行将末路,帝政时期即将走向尾声,走出三世纪危机的迷雾,罗马该何去何从?罗马帝国开始东西分治,头政治体系虽然为帝国带来和平,但很快两位皇帝也无法负荷外族的侵扰和盗匪的骚动,双头政治只好再扩大成四头政治。容易倾颓的平衡使罗马再度遭到内战的蹂躏,直到君士坦丁胜出,成为罗马唯一的皇帝。同时基督教此时的成长更是突飞猛进。罗马帝国进入一个关键时刻,复苏罗马,却需要将其转换成另一个帝国,才能继续走下去。延续帝国必须创造权威,权力从人类转向上帝。面对基督教,罗马人该消灭它?忽略它?或是接受它?这是否是罗马帝国延续国运的最后一搏?
比起前期,這套羅馬人系列後面的翻譯品質算是比較穩一點,主要從第八集以後,比較固定由同一位譯者在翻。只是本書剛開始就讓筆者一頭霧水,原來是前一卷末登場的“迪奧克雷斯”(Diocles),後來改名為大家熟知的“戴克里先”(Diocletianus),譯者鄭小姐可能一時不察,又翻譯成“...
评分一、皇帝戴克里先(284-305) 罗马帝国随着戴克里先上任暂时延缓了颓势,结束了此前皇帝频繁变更的混乱。戴克里先先后实行了二帝共治和四帝共治,分别镇守帝国的东方和西方,解决了外族入侵的问题。使帝国获得了喘息之机。 成功抵御外侵需要大量的部队和军费开支,四帝共治时期...
评分书名副标题为最后一搏,或许作者盐野七生想说明罗马末期时,君主的无奈和挣扎。 的确在上一本的迷途帝国中,短短100年间换了数十任皇帝,制定了不少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罗马自身未来的政策。戴里克先开创的四帝共治,差点导致帝国的分离。 如果从一个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明罗马...
评分戴克里先将罗马由元首制带入了东方君主制的国家模式,君士坦丁彻底奠定了这个模式,同时还扶持基督教,试图用君权神授的理论,将罗马变成一个人的帝国。在我心中,那个象征宽容民主法制的古罗马已经灭亡了,剩下的只是名义的继承吧。最讨厌的基督教登场,等待人类将是最黑暗的1...
评分刚看完戴克里先改革,想说说对于这些的看法。 首先当时的社会状况是这样的: 一帝国严重的安全危机,东西北各方防线都被突破,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摇摇欲坠。这是帝国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关系到帝国的生死存亡。 二帝国的经济频临崩溃,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军费增加 ...
贵族变税吏 武将充蛮酋 元首戴金冠 阉人入中枢 传统个罗马 乙烷
评分戴克里先为了帝国的稳定,创造了“四帝共治”。把摇摇欲坠的罗马又拉了回来。同时,军事的开支以及庞大的政府仍然让罗马难以为继。戴克里先是明君,可他没有更大的智慧在帝国开始稳固后,及时改变国策。“四帝共治”迅速崩塌,一个巴尔干贫民百人队长和小酒馆老板子女所生的君士坦丁横空出世,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强烈呐喊,以一己之力将基督教推上历史舞台,也将罗马拖入中世纪。他被封为大帝,他建了新首都君士坦丁堡,他将罗马从元首制转为君主制,从此罗马不再以法律统治,而是以基督教。
评分盐野女士对基督教的偏见太厉害,她对晚期罗马帝国的叙事算是某种衰亡史观的变体
评分1.失去地位,也就代表失去了权力 2.需求可以借由人为唤起 3.A.H.M.Jones:君士坦丁只是遵循着大多数虔诚的基督教徒惯例罢了,即他在现世既然必须沾染在基督教教义中属于原罪的恶行,那么干脆把成为基督教徒所需的洗礼,延后到想干坏事也干不了的时候举行。(临终前哈哈)
评分天命如此,岂是人力可以挽回。恺撒当此或有办法。四帝共治,怎么可能长久?真是不了解人性啊。君士坦丁把国家变成了家国,和基督教一起将西方拖入黑暗的中世纪,人成了羔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