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作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是一位成功的多产作家,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戏剧领域里都有建树。不过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却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 毛姆最知名、最畅销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在其去世前的销量就已超过了一千万册。除长篇外,毛姆还是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有一百多部。1946年,毛姆设立了萨姆塞特·毛姆奖,奖励优秀的年轻作家,鼓励 并资助他们到各处旅游。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毛姆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国尼斯去逝。
一九四五年,毛姆应美国《红书》杂志邀约开列了一张书单,列举其心目中的世界十佳小说,并为之撰写了系列书评,对这些名著的成书过程、写作手法、艺术特色一一做出点评,于是就有了这本《巨匠与杰作》(书名直译就是“十部小说及其作者”)。这十部小说及其作者分别为:菲尔丁和《汤姆•琼斯》,奥斯丁和《傲慢与偏见》,司汤达和《红与黑》,巴尔扎克和《高老头》,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福楼拜和《包法利夫人》,麦尔维尔和《白鲸》,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以及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以毛姆的人情练达,他当然一上来就坦承“我所列的书单极为武断。其实我完全可以再列出十部小说,以其不同的方式而丝毫不输之前所选,而且还能为选择这十部给出同样充分的理由”。
毛姆评论这十位小说大师的方式很简单,即“知人论世”:一个作家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取决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在他笔下,这些“巨匠”们身上的光环和粉饰被尽数剔除:狄更斯和巴尔扎克虚荣浮华、品味粗俗,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是嗜赌成性,而艾米莉•勃朗特和麦尔维尔则是隐秘的同性恋……毛姆这样做并非有意大唱反调、哗众取宠,而是去除一切伪饰,以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他本人作为小说家的丰富经验去真正体贴他所评论的作家和作品,带领读者去品味、去欣赏。于是这本由一位小说巨匠对其心目中小说巨匠的评论遂成为文学评论的经典,更是一部面向普通读者的独一无二的文学指南。
毛姆整本书都在用一种力求客观的语气进行评价,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作品。但是,谁都知道,毛姆是性情中人。当理智和情感交相呼应的时候,一位性情中人想要公平公正公开就有些困难了。 我在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抱有奇怪的原则。比如,评价作品只关注作品本身,尽量剥离对作家的...
评分 评分1945年,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访问美国时,《红书》编辑曾邀请他整理一份他认为的世界十大小说的作品书单。 这份书单发表不久,毛姆又应美国出版商之邀,为这十部小说附加了个人的解说文章——作为作品序言,并刊登在《大西洋月刊》上。 1948年,这十篇以随笔形式完成的文学评...
评分好吧,也许近期是因为对于毛姆的神话,看这本书的速度也奇快,体会了从标签化作者以及著作到饱满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当然多是各种普通的欲望,而且可能比普通的欲望更加粗俗及直接),各种各样的极端遭遇,极端的情感诉求,过分的不在普通的范围内的两性尺度,但偏偏是这样真实直接的了...
评分初读失望透顶,毛姆钟情于扣取小说家们的花边趣事,大量的采用弗洛伊德那一套性冲动的精神分析来判断其创作动机,总觉有失偏颇。复读却是趣味盎然,作者生平与性格其实与作品息息相关,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在毛姆看来小说的目的是为了愉悦的享受而教育是次功能,此书即是如此。
评分2014.1.31论起八卦和毒舌,当属毛姆老爷子了;论及读小说的快乐,那又是老爷子深得其趣其乐也。
评分黑得凶残,爱得深沉……讲故事的大师讲大师们的八卦,钟爱八卦和恶趣味的人一本满足~
评分毛姆亦正亦邪亦庄亦谐的随笔风格与茨威格在《世界建筑师》里的大不相同。极为通俗轻松的文字里有大量的八卦,也有作者从作家角度阐述的作品赏析和写作心得。
评分由于这本书本身是出自巨匠的杰作,它所展示的生动的十九世纪生活场景和人物群像,让人完全想不到这是一本文学评论集所能带来的,相比之下很多作家的小说反而看不到故事与人物,干瘪得像评论集。而毛姆对一些入选名著和它的作者的尖刻评价,让人觉得他所以选这本书,并非因为这本书多么杰出完美,只是因为它所折射的现象,让他有发挥的兴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