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尔德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是唯一同时荣膺普利策戏剧奖和小说奖的美国作家。作为剧作家,他更是与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齐名,并称为美国四大现代戏剧家。怀尔德为美国现代戏剧的灵魂人物与先驱,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最后一位寓言家”。
怀尔德家族与中国缘分深厚。他的父亲曾任美国驻华总领事,怀尔德曾在烟台念过书。因此,他的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带有中国气息的哲思,如因果、平凡是真、活在当下。
译者但汉松,1979年生于湖北咸宁,文学博士,现任职于南京大学英文系,业余从事文学翻译和书评写作,译有托马斯•品钦《性本恶》,书评散见于《书城》《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目前主要为《纽约时报中文网》从事“读读小说”专栏的写作。
【悲得有温度,喜得有锋芒。平凡、琐碎之中可见生命的威严与意义。】
美国现代戏剧的灵魂人物与先驱、三度普利策奖获得者桑顿•怀尔德扛鼎之作。
低入泥土的视角,清浅极简的笔触,讲述小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平凡中存在的庄严与幸福。
1938年普利策戏剧奖作品,现代叙述体戏剧的典范。牟森、吕效平、史航 推荐。
【美国戏剧巅峰之作】
《我们的小镇》是怀尔德1938年创作的经典话剧,以两个家庭为主线,叙述了一群普通而快乐的人,生活在一个恬静而平凡的小镇,平平凡凡地经历着出生、成长、婚育和死亡。当因难产离世的女主角艾米莉的灵魂回到曾经记录着她的笑声的地方,她才猛然发现,那些平凡和琐碎,那些平淡和简单,是那样的美好和珍贵。
☆ 它只讲述了一件事:生活本身。
☆ 三幕剧:“日常生活”,“爱情与婚姻”,“死亡与永恒”,生命的所有流转。
☆ 它绝不仅仅是一部属于美国的戏剧。它抓住了所有生命的共通体验。
☆ 设定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初,但这个时间却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
☆ 格洛佛角属于我们所有人,可以是我们的小镇,亦可以是每个地方的小镇。
【经典流传,日久弥新】
☆《我们的小镇》是除了莎士比亚戏剧之外,美国上演得最多的一部剧,多家剧院保留剧目。
☆ 赖声川、王伟忠《宝岛一村》致敬之作,其创作源泉即来自《我们的小镇》。
☆ 上世纪八十年代埃德加•斯诺夫人访华时曾在北京亲自执导过该剧,盛况空前。
☆ 夜雨剧社每年清明节固定上演的剧目。剧社借这样一部戏剧缅怀逝者、心存感伤。
【内含《漫长的圣诞晚餐》】
☆ 独幕剧,深具日本能剧的极简叙事美学。
☆ 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中,部分场景的技巧灵感来源于此剧。
【怀尔德官方网站】
☆ www.ThorntonWilder.com
生于21世纪是没有办法再去看当年的舞台剧版本了,但读读剧本也可知这最早的小镇长成什么样子。相较于我看过的唯一的改编版本《淡水小镇》,原著更为通畅精炼。所有的细节都集中在这个小镇上,但好像又代表了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平凡的人。出生,长大,读书,恋爱,结婚,...
评分删减版刊于2013年11月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书评》 http://www.eeo.com.cn/2013/1102/251532.shtml 吉布斯太太终究没能袅袅地登上埃菲尔铁塔,俯瞰这座寄予了她全部异国想象的19世纪之都;在那欲言又止的互诉衷肠时刻,艾米丽与乔治以世纪初残存的青...
评分在看这个剧本的时候,就是有一种很简单,平平淡淡的感觉。全书三个Act就是描写书里这个小镇里所有人的daily life,marriage and death。看得过程中,让我想到了在McCarter看得第一场剧——Vanya and Sonia and Masha and Spike。两部剧都是带有很浓厚的家庭伦理线路,让人...
从生到死,生活里究竟有没有事情更重要?或者说,有没有什么事情,不那么重要?
评分直到死亡一幕,才了解这部剧的伟大。
评分戏剧的伟大看不懂
评分“有没有人在活着的时候,意识到生命的意义?”这一出穿插在《奇迹男孩》中的短剧,让情人相恋,让姐妹和解,让家庭的温馨上升融合。就像有借鉴本剧的《生活多美好》,最终也是让天使听到铃声,回到天堂。
评分这位责编,有没有好好校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