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十年代数次来大陆,与大陆学人就儒学传统、儒家精神、中国文化等议题做过多次深入的研讨和对谈,本书即是这些思想交流和交锋的记录,其中关于儒家的“创造的转化”、“超越而内在”,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及“士的自觉”等的讨论,代表了作者在八十年代的核心思考,和作为第三代新儒家在思想领域的创造性的贡献。
儒学三期说的提出 关于儒学的发展,杜维明划分为三期。第一期从先秦到汉,第二期宋到明清,第三期则是近代西方冲击之后。他认为,儒学是否有第三期发展的可能,这取决于它能否对西方文化的挑战有一个创造性的回应。这种回应,具体而言,除了哲学的重建外,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
评分原编者按:2007年10月29日,由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主办、本刊和《中国哲学史》编辑部协办的“儒学第三期的三十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儒学第三期”是指儒学继先秦、宋明的发展之后,在近代迎来了西学的挑战。而“三十年”指的是1977年至今,我国改革开放的三...
评分原编者按:2007年10月29日,由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主办、本刊和《中国哲学史》编辑部协办的“儒学第三期的三十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儒学第三期”是指儒学继先秦、宋明的发展之后,在近代迎来了西学的挑战。而“三十年”指的是1977年至今,我国改革开放的三...
评分原编者按:2007年10月29日,由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主办、本刊和《中国哲学史》编辑部协办的“儒学第三期的三十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儒学第三期”是指儒学继先秦、宋明的发展之后,在近代迎来了西学的挑战。而“三十年”指的是1977年至今,我国改革开放的三...
评分原编者按:2007年10月29日,由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主办、本刊和《中国哲学史》编辑部协办的“儒学第三期的三十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儒学第三期”是指儒学继先秦、宋明的发展之后,在近代迎来了西学的挑战。而“三十年”指的是1977年至今,我国改革开放的三...
各方面的榜样!为人、为文、治学、远见。
评分八十年代在大陆的谈话和文章,绝大多数是和薛涌的对谈。当时还在北京当记者的薛涌纯粹是一个愣头青,杂乱读了些蹩脚的西方译著,满脑子《河殇》式思维——其实我觉得八十年代大陆的反传统和全盘西化倾向,和五四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民主科学”的理解,也饱含权威主义色彩。
评分杜先生的三期说至今仍未过时
评分图样图森破。
评分杜先生的三期说至今仍未过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