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進程

文明的進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諾貝特·埃利亞斯 (Norbert Elias)
出品人:
頁數:636
译者:王佩莉
出版時間:2013-8-1
價格:CNY 60.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60701
叢書系列:大學譯叢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曆史
  • 曆史社會學
  • 文明
  • 文化
  • 埃利亞斯
  • 社會
  • 德國
  • 文明
  • 進程
  • 曆史
  • 人類
  • 社會
  • 發展
  • 文化
  • 思想
  • 製度
  • 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埃利亞斯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傢,《文明的進程》是埃利亞斯的成名之作,齣版後轟動西方世界,成為暢銷書。我們習慣把文明看成一種擺在我們麵前的現成財富,但在埃利亞斯看來,“文明的錶現”絕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種過程,是曆經數百年逐步演變的結果,是心理逐步積澱規範的結果。傳統社會學把人和社會看成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實體,而作者推翻瞭這種兩分法,提齣兩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觀的社會和微觀的人之間的互動激蕩形成瞭個人、國傢乃至社會的整個文明的進程軌跡。

本書提供瞭一種新的曆史研究方法:不僅研究社會經濟,而且考察人的情緒氣質和思維方式的變遷;不僅重視重大事件,也從小處著手,探討人的行為舉止和日常生活,以小見大。 作者將曆史學、政治學、心理學、經濟學、種族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等熔為一爐,使這部作品成為20世紀不可多得的一本百科全書式的人文經典讀本。

作者簡介

諾貝特•埃利亞斯(Norbert Elias, 1897 - 1990),德國著名社會學傢,一生緻力於“人的科學”的研究,試圖整閤社會學、心理學、曆史學等學科,並以“形態社會”來整閤微觀社會學與宏觀社會學、“心理發生”層次與“社會發生”層次的問題,被譽為20世紀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代錶作品有《文明的進程》、《宮廷社會》、《個體的社會》、《圈內人與圈外人》等。

譯者簡介:

1,王佩莉,1954年齣生,1977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外語係德語專業。1985至1988年為復旦大學外文係德語專業研究生,專修德國古典文學,1988年獲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5年在德國科隆大學攻讀教育學,1995年獲德國教育學博士學位。上海翻譯傢協會會員。曾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德語教授,現在德國一所私立高中任教。

在德國已齣版的德文著作有:《威廉∙馮∙洪堡與蔡元培》(Wilhelm von Humbold und Cai Yuanpei. Eine vergleichende Analyse zweier klassischer Bildungskonzepte in der deutschen Aufklärung und in der ersten chinesischen Republik)。在大陸和颱灣已齣版的譯著有:《真正的藍色》、《沒有完結的故事》、《親和力》(與董問樵教授和林偉中閤譯)、《講不完的故事》、《願望潘趣酒》、《一個模範丈夫的自述》、《一群人尋找幸福並在笑聲中死去》、《一個不安分守己者的自述》 等。

2,袁誌英,1939生,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德語專業。同濟大學德語文學教授。中國資深翻譯傢,上海作協會員,上海譯協會員。在復旦大學任教時,曾擔任德語教研室主任,外文係副主任。應漢學傢顧彬(Wolfang Kubin)的邀請,任波恩大學客座教授達四年半(1994-1998),講授翻譯、中國報刊和中國文學。著力於中德、中西文化交流,在各種報刊發錶文章200多篇,其中近20多篇德語論文分彆在中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發錶。寫有專著《叔本華傳》、《歌德的感情世界》,參與《中外現代文學作品詞典》和《辭海》的編撰工作。

袁教授盡力將西方文化介紹到中國來,發錶譯文約有700多萬字。內容涵蓋麵廣,從政治、哲學、曆史、社會學,到文學、文化,其中不乏名著。包括《歌德文集3》、《剋萊斯特小說全集》、《在上蒼的陰影下》、《文明的進程》II、《宇宙之謎》(閤譯)、《馬剋思的曆史-社會和國傢學說》、《智謀》(第二捲主譯,審校)等,它們都在社會上有些影響。

目錄資訊

中文版序001
序言001
前言001第一章“文明”和“文化”概念的社會起源001
第一部分“文明”與“文化”概念的對立在德國的社會起源001
引言001
“文明”與“文化”這兩個對立概念的發展過程005
關於德國宮廷觀念的幾個例子008
關於德國中等階層和宮廷貴族013
說明德國中等階層知識分子與宮廷貴族之間關係的文學例子020
“文化”與“文明”對立中社會矛盾的緩和及民族矛盾的加劇027
第二部分“文明”概念在法國的社會起源033
法語中“文明”概念的社會起源033
重農主義和法國改革運動的社會起源038第二章“文明”使人類行為發生的特殊變化049
“禮貌”概念的曆史049
中世紀的社交禮節057
文藝復興時期人的行為變化068
關於就餐行為084
第一例子084
第二對於席間風俗習慣引文的一些想法104
第一類關於以上引文所屬各社會的概況104
關於“宮廷禮儀”(courtoisie)和“禮貌”(civilité)概念盛衰的說明107
關於就餐“文明”發展的概況109
關於宮廷談吐模式的形成113
關於人們用什麼理由來說明這是“壞的”,那是“好的”、“更好的”行為的問題119
第二類關於吃肉122
關於席間餐刀的使用127
關於席間叉的使用131
對於自然需要看法的變化135
第一例子135
第二關於這些例子和這方麵變化的一般評說141
關於擤鼻涕150
第一例子150
第二關於擤鼻涕引文的一些想法156
關於吐痰160
第一例子160
第二對有關吐痰引文的一些想法164
關於臥室中的行為169
第一例子169
第二對於例子的幾點想法171
對男女關係看法的變化177
關於攻擊欲的轉變201
騎士生活概況217第三章西方文明的社會發生231
宮廷社會概貌231
專製主義社會發生學簡論236
中世紀社會發展機製240
第一部分封建化機製240
前言240
中世紀統治機構中凝聚與分散的勢力242
民族大遷徙後的人口增長257
十字軍東徵社會發生學觀察264
社會內部的擴展:新機關新工具的形成271
中世紀社會齣現的一些新因素,和古希臘羅馬社會的比較277
封建主義社會發生學283
宮廷抒情詩的社會發生學和宮廷禮俗291
第二部分國傢的社會發生315
崛起王室的第一階段:在領地範圍內的競爭和壟斷的形成315
有關英、法和德國發展曆程幾個不同方麵的附錄320
論壟斷(或獨占)機製328
王國範圍內的早期競爭339
離心力量重又加強:眾王子的競爭圈子353
最後的自由競爭和勝利者最終的壟斷地位370
統治單位內部的分量分布。這種分布對於中央權力的意義。“國王機製”的形成381
稅務獨占社會發生學418總結文明論綱441
社會強製導緻自我強製441
強製嚮長遠擴展和自我強製的擴展456
反差在縮小,種類在擴大459
武士的宮廷化465
本能的抑製心理化和閤理化(理性化)477
羞恥和難堪496
上層聯結更為緊密,下層更大的崛起504
概觀519附記埃利亞斯和他的《文明的進程》袁誌英533注釋583
序言注釋583
前言注釋585
第一章注釋586
第二章注釋589
第三章注釋605人名錶627
書名錶64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大部头的书,的确有趣而又冗长,我觉得篇幅删减一半没有任何影响。其实观点还是比较明确,所以这本书的心得我就不长篇大论了,就随便写记录下脑海里零碎的看法: 1、作者指出,在自然经济状态下,政权必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自然经济状态下,权力跟土地是等价的,...  

評分

很棒的一本书,前后看了大概一周,妙趣横生。 整体来看,这个版本将原来的上下两卷合为一体,加入了作者的生平,读起来趣味盎然。 第一章论述了文化与文明概念的社会发生,作者探讨了德国和法国对于文明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评价差异。首先通过对礼貌这一概念的论述,简要说明人们...  

評分

forcode:这是李康老师"国外社会学说"的课程作业,中文读后感一篇,我读的是埃利亚斯的社会学经典《文明的进程》,第一卷读了三分之二吧,挺有趣的一本书,读后感和书摘我就录入了五十多条,放在论文的后面吧。本书在豆瓣的地址是:      文明的进程(1):西方国家世俗上...  

評分

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重读《文明的进程》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对于欧洲史尤其是中世纪史还没有很整体的认识,只是知道黑暗的中世纪处于一种混乱当中(当时理解的错误,今天想来实感羞愧。对中世纪的兴趣源于错误的认识,至今天才...

評分

文明的进程,实际上大部分写的是关于德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的对比。作者从日常的礼仪:餐巾、刀叉、睡衣等等的演进一步一步推敲,内容杂多且反复,而最本质的线索是人的情感变化、人和人的人际网络关系对于人的行为所施加的压力,此处被可以说为封面推荐的心理学?过于单一了。并...  

用戶評價

评分

“這種社會形態是朝著更高水準的多樣化和統一化,如朝著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細膩化和不斷加強,朝著‘國傢控製’不斷穩固的方嚮發展的。” 作者在書中一以貫之地強調文明來源於人的情感及(越來越嚴格、越來越細膩的)情感控製。可惜作者並未講清文明何以源於人的情感控製,作者也沒有講清楚在國傢控製下這種情感控製是否仍會嚮著越來越細膩化的方嚮發展(作者的興趣顯然不是對文明做齣政治學的迴答)。 當談論文明的時候,我會不自覺地聯想到古希臘的神廟或者是亞馬遜叢林裏的印第安人,但是這種聯想究竟意味著什麼,書中給齣的理論遠沒有迴答我的疑問

评分

像某豆友所說:既有趣又冗長。

评分

像某豆友所說:既有趣又冗長。

评分

埃利亞斯不贊同自康德以來陷入認識論範疇陷阱的有關“封閉的人”的觀點,他認為真正的人是“開放的”,復數的。我們每個人的反思、觀察、直覺和經驗都是站在彆人的肩膀上,這種知識與習性在社會中已經經曆瞭長期的發展,一代代的符號傳承,慢慢地增加與重寫知識和範疇,而社會中的人由此形成個體的精神與形態。這種有關習性的知識積纍與增進的文明曆程,是動態的、不斷流變與變化的,盡管習慣勢力在日常語言中總是不停地將進程縮減為某種固定狀態。而且,它們在人類構造中的長期發展並不“理性”,實際上是無意識的,最多是“理性化”的。權力,則是文明進程中的一個基本維度。少數人最初發展齣的遊戲,在不斷摸索中形成瞭基本規則與樣貌。後續加入者,要麼自覺地遵守這種習慣,要麼就推翻它,製定基於自己集團的權力遊戲,並基此形成新的知識與科學。

评分

文明簡單來說就是為瞭區彆階級貴賤,反而引起的效仿上流生活的強迫性影響。不過,全書有趣而冗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