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汎森编著的《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精)/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是“复旦大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系列讲座丛书”之一,以作者的讲演稿为基础加工而成。主要通过对近代历史资料和著作的分析,挖掘在历史研究中容易忽略的非主流现象,从而解析在历史转型的关键阶段,一些处于边缘地带的思想者们被甩出主流视野的思考。
.
2011年3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王汎森先生在复旦大学作了以“执拗的低音”为主题的四次系列演讲。2014年1月,这四次演讲记录及两篇附录整理出版。(王汎森:《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三联书店,2014年1月版。)犹如此书副标题所书,此书是对“一些历史...
评分同样是治近代史,桑大师那本读了很久,这本很好读,一周不到就读完了,还是利用早晨出门前的零星时间。执拗的低音,历史的非主流,或也蕴藏着另一种历史走向的可能性。创造性转化必然带来消耗。道德与学问的分裂,下启前不久在北大关于哲学是生活方式的思考讲座,他个人仍然认...
评分中古史通论的作业摘下来一点。 第一点,学生阶段的历史研究要努力摆脱后见之明。这四篇文章,都在重访、寻觅在历史上失踪的思想潮流,按照王汎森先生自己文艺的说法是“回到岔路还没有分的时候”,文中他“提到后见之明作为一种历史思考方式所遇到的困难、提到历史解释中...
评分在最近阅读的内容之中,有两篇文章最令人觉得动容,一篇是《启蒙的自我瓦解》的总论,另一篇就是王汎森的《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一文。纵使眼眶湿润,这种动容也绝非是一种情绪化的感受,而是发现文字作为一种载体的边界比原先认为的要广阔得多,更深层次的思...
评分2011年3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王汎森先生在复旦大学作了以“执拗的低音”为主题的四次系列演讲。2014年1月,这四次演讲记录及两篇附录整理出版。(王汎森:《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三联书店,2014年1月版。)犹如此书副标题所书,此书是对“一些历史...
读书多,文笔又好,论证绵密,王无疑是当代思想史研究第一人。
评分演讲毕竟是不太过瘾,但妙谛一以贯之。在我自己,经过写论文的实践之后,体会确实更深一些。
评分多抓鱼上终于得见。阅读体验如同书名,像在听一场男低音的音乐会,没觉得有什么惊天的发现,但会让你反复推敲自己的思考过程,以什么为前提?有何盲点?任何时候都不要想当然。并且辅以谭嗣同、章太炎、王国维、刘咸炘等个案,作为例证。这的确不算革命性的发现,甚至可以说趋于保守,但正因如此它才被忽略被贬抑,不成主流。但再想一步,本来就不是所有人事都要竞争主流的啊。
评分我认为“执拗的低音”与福柯“被压抑的知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也即“一系列被剥夺资格的知识”、“处在被认可的知识和科学的层面之下”的知识,这也是王汎森专门辟出一章写刘咸炘的意义所在,刘的“宇宙之网”史学观正是以风之名来重现传统历史书写观念中之“低音”的,所以第一讲与第四讲彼此呼应。晚近中国的表象是中、西”两列火车的对开“,冲突之下却是更为复杂的相遇图景,一批批学人们处理的问题几乎总是如何在新语境中重新编码旧遗产,编码的过程中立场、逻辑、情感却又都在游移不定。第一讲中重新谈到近乎滥俗的“同情之理解”,但语言与例证的生动,令人折服。对“有限性”的承认甚至追求、对人的尊严近乎“老掉牙”地持守,让我深切感受到这位历史学家的身上的文人主义气质。
评分多抓鱼上终于得见。阅读体验如同书名,像在听一场男低音的音乐会,没觉得有什么惊天的发现,但会让你反复推敲自己的思考过程,以什么为前提?有何盲点?任何时候都不要想当然。并且辅以谭嗣同、章太炎、王国维、刘咸炘等个案,作为例证。这的确不算革命性的发现,甚至可以说趋于保守,但正因如此它才被忽略被贬抑,不成主流。但再想一步,本来就不是所有人事都要竞争主流的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