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仿论

摹仿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系德国著名学者,译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 埃里希·奥尔巴赫
出品人:
页数:694
译者:吴麟绶
出版时间:2014-6
价格:5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025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奥尓巴赫 
  •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 文学批评 
  • 文学 
  • 德国 
  • 外国文学 
  • 文艺理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埃里希•奥尔巴赫(1892-1957)的经典之作。在西方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曾再版九次,被译成西方主要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作者从美学角度出发,用文学史家的眼光,对西方三千年来最具影响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荷马史诗、教会文学、骑士小说以及法国、西班牙、德国、英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各种写实风格及其发展,做了精辟的分析。其着重于表现严肃性、冲突性或悲剧性的尺度和方式问题,已经广为学术界重视。奥尔巴赫的拉丁系语文学研究,通过仔细考察语言和文学的形象化描述,指明了自罗马帝国一脉相承而来的欧洲各民族文化的各自特点和发展,对欧洲从古代史诗到现代长篇小说的艺术革命中人类的自我认识提供了全方位描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王炎老师花了整整一学期讲这本书,饱含深情地表示这本书塑造了他对文学研究的认识。虽然奥尔巴赫宏大叙事的语文学阐释方法已经逐渐被微缩历史的研究范式所湮没,这部鸿篇巨制却仍然不失为欧洲文学史的撷珍(想来有不少研究方法,如钱钟书先生锥指管窥的漫谈,如上世纪80年代盛...  

评分

李老师说这本书看起来很有趣,诚不欺我,好喜欢!原因之一,奥尔巴赫对于理想的摹仿的定义是,“对日常生活的严肃模仿”,即要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体现出严肃性、问题性、悲剧性。全书以这一线索贯穿始终,考察西方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迈进和发展,以及如果没有基督教文学文...  

评分

评分

笨重朴实的文本分析的典范,没想到自己能啃完。 古典的文体分用原则和犹太基督教的文体混用原则,德国式思辨气息浓厚的正反题。但奥尔巴赫对文体的选取绝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信手拈来。 迄今最好的西方文学史。欧洲文学的最高峰在19世纪现实主义,拉丁文学中心主义者,司汤达...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觉得奥尔巴赫的内核是非常巴洛克的theatrum mundi,热奈特的声音(la voix)和视角(la perspective)二分法在这里很好用,文本作为被言说的声音,伴随着一个观看的目光,然而这个目光不属于任何有生的事物,应该说是上帝在看,或者说,是世界精神在看。所以奥尔巴赫的figura其实很容易同卢卡奇的整体性、戈德曼的Dieu Caché甚至阿多诺的星丛等概念嫁接起来,当然如果和潘诺夫斯基一起读更是会有奇效。

评分

以“日常”与“崇高”将荷马、圣经到伍尔夫、乔伊斯连接起来。其中尤以三段讨论最为精彩:荷马史诗、但丁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奥尔巴赫并未有对任何作家过于强烈的偏好,而是让所有人在其笔下融贯成了一体,构成西方文学发展的画卷。整体偏向于文学意涵的讨论,仅仅在几个章节涉及到语文学的探讨。虽然中文为合译,但译文风格协调,优美流畅。

评分

一直觉得奥尔巴赫的内核是非常巴洛克的theatrum mundi,热奈特的声音(la voix)和视角(la perspective)二分法在这里很好用,文本作为被言说的声音,伴随着一个观看的目光,然而这个目光不属于任何有生的事物,应该说是上帝在看,或者说,是世界精神在看。所以奥尔巴赫的figura其实很容易同卢卡奇的整体性、戈德曼的Dieu Caché甚至阿多诺的星丛等概念嫁接起来,当然如果和潘诺夫斯基一起读更是会有奇效。

评分

作者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评分

得看个三四遍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