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本

红色资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尔. 沃尔特, 在中国生活了20年,并积极参与了多项金融改革工作,他在1992年的中国企业首例海外IPO和1994年首批中国国有企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是中国第一家也是最成功的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管委会成员,在那里,他支持了一批中国主要企业的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最近,他帮助全球主要投资银行创建了最成功和最有利可图的安全货币交易业务。他能说流利的普通话,毕业于北京大学,并拥有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居纽约,是独立顾问。

弗雷泽. 豪伊, 曾在剑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物理),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中文。近20年来他一直从事亚洲股票交易和市场的分析、写作,同时在香港工作,在信托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从事股权交易。1998年到中国,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销售和交易部门工作,后进入中国 M&A 管理公司。他曾加盟南华早报、亚洲华尔街日报、中国经济研究季刊和中国经济评论,并为CNBC、BBC、半岛电视台和彭博社撰写评论。他是一家帮助国际投资者在印度和中国市场投资的新加坡亚太经纪公司的董事总经理。

祝捷,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兼职于北京懋源投资有限公司、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现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投资策略分析师。

刘骏,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和注册风险管理师(FRM)。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学院,获经济硕士、金融理学硕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国银行、世界银行总部,现在加拿大联邦住房及信贷公司工作。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美]卡尔·沃尔特(Carl E. Walter)
出品人:
页数:270
译者:祝捷
出版时间:2013-8-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3060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金融 
  • 经济 
  • 中国 
  • 经济学 
  • 海外中国研究 
  • 政治 
  • 政治学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揭示中国非凡崛起与金融改革的真相!

阅读这本书,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金融改革2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作者通过对中国的银行及货币政策,股票及债券市场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历史总结,包括对中国金融高层决策的一些重要背景及金融交易内幕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很多独特而深刻的洞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2005年的金融体系改革是因为触及了太多部委的利益而减速的,直到今日,这个改革也没有彻底完成。中国仅仅企业发行的债券就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融中票等分别属于不同部门审批的种类,这是国家各部委角力的结果,这都是他们各自的势力范围。能够撼动中国政治结构的不是什么市...  

评分

看完这本书第一个念头就是对中国的认识还没这个老外明白,白在国内待了28年。第二个念头是要学会独立的分析信息,好多你习以为常的东西含义并不是那么明显。第三个念头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原来accounting这么有趣。 接下来准备读作者前一本讲股市的书 另外,作者前些日子在wsj上...  

评分

“有中国特色的资本论”。 没有比作者在结尾的这句话更适合做本书的副标题了! 两个外国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红色资本的内在运行逻辑解释得一清二楚,实在是了得;加上翻译准确,强烈推荐之! 只是读完后悲凉无比。。。  

评分

《红色资本》绝对是本冷门好书,这还是无意中在豆瓣读书上乱点链接点出来的,当时看完介绍和评分后果断下单。书到手后读完发现果然不俗,只能说对豆瓣的联想功能越来越有好感。 别看《红色资本》这书名挺主旋律的,但书其实是两位歪果仁写的,据说其中一位还在中国待了二十多...  

评分

可能总结得不是很准确,但基本是这么一回事吧: 1、国有银行拥有大量不良资产。 2、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全价购买不良资产(根据书里提到的,至少某个银行当初就是全价,可能不是所有情况如此),就这样把坏资产“剥离”了出去,但银行并没有拿到钱,因为资产管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前两年驰名海外的中国学著作竟然能够出版,就已经说明高层对此书点到的命门有所准备,甚至要大动干戈。其中对中国金融体系需要强人领导统筹各部门{企业}协作的预言已经实现,前中石油的董事近期的落马也昭示者国企裹胁经济阻碍改革的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变。

评分

因为体制里没有真相,真相就要从隔岸观火的人来明明白白地分享。我们的银行如果还是听党话为纲是不行的, 但是自己草莽江湖尽搞些钢贸矿贸的民间套利把戏也不行,真让人觉得乐观不了。整体经济也是如此,见招拆招钻空子的大有人在,真的正正经经做点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少的可伶。书写得很明白透彻,很愿意给个五颗星,如果翻译不那么粗枝大叶的话。

评分

作为文科生,书中的大量金融学术语确实有些阅读难度,表格的堆砌和叙述语言也略显枯燥,而且两位美国作者的偏见和立场也不无缺陷:明显的“市场万能论”和反华出发点,使书中对中国当代“官办金融业”的批判略显偏激与尖刻,把天朝挖苦的近乎一无是处,但请问中国不这样的话,还能怎样?像华尔街那样癫狂无序?有俄罗斯南美诸国的市场化悲剧“珠玉在前”,作者显然不敢如此指引,因此沦为“为反对而反对”,毫无建设性意见(我奇怪:中国当年怎么招聘如此仇华的美国专家?)。此书唯一优点是对天朝“官本位大于一切”的经济发展真相揭露极为深刻大胆(媲美《现代化的陷阱》),细节丰富发人深省(各种金融宫斗段子啊),在国内没有任何同类书籍的万马齐喑形势下,这本书也就聊胜于无吧

评分

英文原著行笔时而非常的轻佻,对的,就是轻佻;是知根知底的圈内人对中国现任执政党玩的把戏(犯罪!)的各种居高临下的冷嘲热讽。把这一层对既得利益者与红二代的轻佻与敏感词内容被译者完全剥离后,行文的逻辑(尤其是括号里的讥讽)就干巴巴的,涩而无味,不明白为什么就忽然跳到这一层内容了,因为整个制度的行动逻辑就是以一小撮人为主导的,没有根本性的金融常识与理性可言。更加讽刺的大概是标题把,原著标题为《红色资本主义:中国非凡崛起背后的脆弱的金融基础》。

评分

海斯勒被很多人认为是了解中国的老外,《江城》等书籍被很多文青吹捧,其实他对中国的了解连表层都算不上,他的书是给对中国感兴趣的普通老外猎奇用的。这本老外描写中国金融体系故事的书籍,才是真正深入骨髓,连99.9%中国人都不知道,所谓秘传,也就是如此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