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著名戏剧家、小说家、诗人,荒诞派奠基人之一。1969年因其作品“以新的小说和戏剧的形式从现代人的窘困中获得崇高”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在这部剧中,两个流浪汉一直在乡间的小路上等待戈多,他们日复一日地等待着。没有人知道戈多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等待戈多?他们不知道,没有任何人知道。
小说是如何切入人的?就一个故事而言,它呈现的不是全体的人,不是人的全体,而是人的切面(至于最后出来的效果是否具有普遍性,那是另一回事)。甚至,是人体内的一个小黑点,一块组织,一个细胞,一个疼痛的针尖。 故事就是从这个小黑点生长起来的。或者说,故事只能从这样一...
评分“我们走吧。” “我们不能。” “为什么不能?” “我们在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 两个流浪汉等待一个没见过不认识的戈多,戈多没有来但等来一个他的信史的小男孩...
评分选集里面好像郭翻译的文章都属于重度困难的,特别难以进入。例如在《世界与裤子》中缺少相应的译者注,很多美术的东西都需要大量相关知识背景,硬读下去对普通读者来说非常吃力。《无法称呼的人》则本来就难,全部都是飘忽的心理活动,翻译成中文令我觉得一定少了什么东西,就...
评分爱尔兰剧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公演伊始便成为荒诞派戏剧的扛鼎之作。在剧中,贝克特没有向我们展示激烈的戏剧冲突、引人入胜的情节,甚至没有塑造任何具有魅力的舞台角色——作为主角的两个流浪汉支离破碎的对话充斥视听,唯一明确的事只有等待。波卓和幸...
评分《等待戈多》的主题,相较于它所颠覆了的西方戏剧传统显然更具开放性。人们可以认为,它展示了一个没有时间、循环往复的世界,或者意在说明“在人类存在中并不真的发生过什么”,再或者,它展示的是当代西方人在失去信仰及形而上追求后的荒诞世界中的尴尬处境。这些都对。连贝...
最早还是从高中班上最文艺的同学那里听来这个故事,然后戈多是谁这个问题就摆在那里。今天才算正经读了全文,已经不太在乎戈多是谁了,而对那个等待过程感同身受,天黑了没有,树上叶子长了几片,这一切是不是真的发生过……其中的异化与虚无,脑洞大开,是“希望与等待”的另一个变种。
评分人们总在等待什么,但却什么都没有来,什么也没有发生,而等待的日子还是在日复一日的进行。想从贝克特的剧本里找到些存在的意义,结果还是失败了,痴人之语点出人生的荒诞。
评分荒诞中倒是有一丝浪漫。 咱们明天上吊吧,除非戈多会来。他要是来了呢?那咱们就得救了。
评分又是多少人的生命说白了就是在等待戈多呢?
评分小学的时候就读过,选段。现在好好读一遍,竟然有了一种空荡荡的击中感。看来有些书真的好值得反复重读。决定开始看莎士比亚,俄国文学暂时还没准备好去碰,觉得年纪还不够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