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 I 82 (《中部尼柯耶, 12經》)。相當的漢譯經文為《雜阿含612經》「如來說法無有終極。聽法盡壽,百歲命終,如來說法猶不能盡。當知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復無量,無有終極。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謂身念處,受、心、法念處。」(CBETA, T02, no. 99, p. 171,...
评分譯註 [1] 在《中阿含98經》的對應經文相當簡短:「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如是觀覺、心、法如法念處。」(CBETA, T01, no. 26, p. 582, b18-19)以及散落在本經各段的《中阿含 98經》卷24:「立念在身(受、心、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CBETA, T01, no. 26, p. 582, b28-2...
评分譯註 [1] 在《中阿含98經》的對應經文相當簡短:「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如是觀覺、心、法如法念處。」(CBETA, T01, no. 26, p. 582, b18-19)以及散落在本經各段的《中阿含 98經》卷24:「立念在身(受、心、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CBETA, T01, no. 26, p. 582, b28-2...
评分[3] S V 144 位於 SN 47.4,對應經典為《雜阿含621經》「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於心,乃至知身。」(CBETA, T02, no. 99, p. 173, c17-19) S V 157 位於 SN 47.10,對應經典為《雜阿含615經》「若比丘於身身觀念住,於彼身身觀念住已,若身躭睡,心...
评分[1] 《中阿含98經》「云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昂,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
"Keep Calmly Knowing Change", 「摘自:無著比丘( Bhikkhu Anālayo)著,香光書鄉編譯組譯,《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嘉義:香光書鄉,2013年) 」。
评分学者写作的方式和法师写作的方式差别非常大,这一点很有趣。
评分买书吧,再多买几个书签, 注解太多太详细, 电子书翻页要累死 当然哽还是有的。所以译者按是一定要注意的
评分买书吧,再多买几个书签, 注解太多太详细, 电子书翻页要累死 当然哽还是有的。所以译者按是一定要注意的
评分感谢推荐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