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裏的陌生人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社會學 人類學 海外中國研究 城市 流動人口 城市史 中國 政治社會學
發表於2025-02-16
城市裏的陌生人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書是好書,可是把其中幾十個樂清(Yueqing)都翻譯成瞭“嶽清”這個實在不能忍。譯者袁長庚固然對浙江地理不熟悉,但作為齣版方在三審和校對中都沒有看齣這個,實屬齣版事故。江蘇社後續是如何應對的?
評分當初讀《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關於貧民窟的討論,找不到感覺,因為中國城市沒有貧民窟啊。但迴頭一想,我們有城中村,有棚戶區啊。瞭解過本書記錄的北京浙江村的興衰史,加上後來1999年、奧運前乃至上個月的整治運動,開始理解雅各布斯為什麼極力反對消滅貧民窟。大城市注定要吸引更多人的聚集,low-end人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謂由他們帶來的城市病,正是規劃所要解決的問題,是規劃之所以存在的依憑。把人一趕瞭之,實質上是一種“反規劃”,將一並削弱城市在大人口下的優勢——更高效,更多機會,更少人均消耗。具體到中國,除瞭規劃理論依然步現代主義後塵,另有特殊的國情,就像決議拆除浙江村的上級官員說的,經濟上的損失不能和政治上的損失相比,政治穩定的訴求往往壓倒一切。 本書田野記錄多於理論探討,閱讀體驗極佳。
評分優秀,結構到論述都可圈可點,可讀性、說服力俱佳。前半部還能想到《溫州一傢人》(居住環境、子女教育甚至聯想到《佛羅裏達樂園》)。盡管田野部分主要完成於96年,但第七、八章稍微置換一下,“浙江村”對應大興等地,“溫州人”對應“low端人口”,幾乎可以用來解釋17年鼕天的事件。二十多年過去瞭,首都在麵對這一問題的治理的理由和邏輯居然一樣一樣的,控製手段確實是周期性的。隻是當年上級ZF與基層ZF的內部分歧如今似乎也已統一,但今日更多瞭一些記錄與發聲的渠道。另外,對流動人口的驅逐與不久之後的下崗潮,讓我産生瞭一些不好的聯想,清理動機除瞭作者提及的三個原因,也許還應加上一條“經濟正在崩壞”。勘誤:“嶽清”應為“樂清”,P16最後一排 “湖南村”應為“河南村”,P160倒數第四排“她”應為“他”。
評分老袁翻譯 相當贊
評分書是好書,可是把其中幾十個樂清(Yueqing)都翻譯成瞭“嶽清”這個實在不能忍。譯者袁長庚固然對浙江地理不熟悉,但作為齣版方在三審和校對中都沒有看齣這個,實屬齣版事故。江蘇社後續是如何應對的?
Zhang Li(張鸝),美籍華人,人類學傢。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學係主任、教授。1998畢業於康奈爾大學人類學係,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98-1999年在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方嚮為城市人類學、人口流動、中産階級及其消費實踐、後社會主義等。除本書 外,還曾齣版著作In Search of Paradise: Middle Class Living in a Chinese Metropolis(康奈爾大學齣版社,2010年)
中國的改革開放造就瞭人類曆史上罕見的大規模人口流動,在三十年的時間裏,超過兩億中國農民離開傢鄉,進入城市尋求務工、經商的機遇。這一現象深刻地影響瞭當代中國的政治經濟結構以及文化再生産。本書所展示的,是人口流動所引發的空間、社會關係重構,以及跨區域聯係網絡的建立。通過展現一個典型的外地人口社區——北京豐颱“浙江村”的發展、繁榮、拆除、重建,作者展現瞭後毛時代(post-Mao era)中國社會治理模式的轉變以及私人社會空間對傳統管理製度的挑戰。本書挑戰瞭“市場勝利、國傢撤退”的簡化論,強調要從更為復雜的日常實踐和持續的變遷當中去理解當代中國的“國傢-社會”關係。
十年前初到北京,四处闲逛,曾目睹大红门的鼎盛,耳闻温州老板们的传奇。 温州的地理概况接近威尼斯,水路纵横交错又近海,可惜长期的海禁,阻碍了大规模海上贸易发展;在广大内陆地区,温州人反复探索了每一寸可能存在商机的土地,季羡林先生在留德期间,遇到过流浪在欧洲的温...
評分2011年夏,我从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赴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当时陈志明教授开设一门人类学中国研究的讨论课。开课伊始,陈教授特地从课程大纲中指出几本著作,叮嘱我们几个博士班的学生,“可以向人家学学如何写博士论文”,其中就有这本《城市里的陌生...
評分 評分上个世纪末,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逐步取得支配性地位,但这个过程却是复杂的,并遍布着大量的细节与悲欢。作为一种历史的叙述,这些撼动人心的部分非常有可能被线性的宏大叙事所掩盖;不过,在人类学者的视域中,过程和细节就具有独一无二的张力,饱满而丰富,显现出巨大的阐...
評分城市裏的陌生人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