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生于法国西北部卢昂城的一个医生世家。童年在父亲的医院里度过,因此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明显带有医生的细致观察与剖析的痕迹。1841年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1843年他在法科考试中失败,次年又突发神经官能症,从此中断学业,常年住在父母的克鲁瓦塞庄园,期间他开始尝试创作长篇小说。1846年福楼拜的父亲和妹妹卡罗莲去世,福楼拜将妹妹的女儿接到自己身边,尽心照顾母亲和外甥女,终身未娶。1880年5月8日,他因患脑溢血去世。
福楼拜是继巴尔扎克、斯汤达之后19世纪法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三位杰出代表。他在艺术上另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所谓"纯客观"的艺术,丰富和发展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短篇小说《淳朴的心》,剧本《女性》等。
我特意看了一下福楼拜的介绍,发现《情感教育》发表于他47岁的时候,也就几乎相当于弗雷德里克与戴洛里耶在炉火边感慨人生的年岁:回忆过去,那些是最好的的年代,而如今,只剩下些可以虚度的年月。 毛头小子——弗雷德之于阿尔努夫人——熟女,的爱,是一种货真价实...
评分第三部分第七章,构成了《情感教育》的结尾,它专注于弗雷德里克和戴楼芮耶的最终和解,记录了使他们陷入沮丧和病态的放弃状态的事件过程中的不满。他们为各自的失败感到困惑和挫折:弗雷德里克的爱情和戴楼芮耶的政治。他们都没有对自己的不幸的有可感的认识。弗雷德里克大声...
评分一代大师福楼拜深居简出,却也喜欢谈论爱情,但同时他似乎总是怀着对自身存在过的浪漫主义情结的嘲讽,这种嘲讽越是强烈,只能反证他本身有很重的浪漫病。“爱玛天性多感”,“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他对被浪漫主义时代裹挟的人们是又爱又恨,他挖苦的是浪漫主义时代病,是周边...
评分佛斯特的《小說面面觀》裡,曾提出一個有趣的奇想:假設把所有書籍的年代分期都拿掉,讓那些小說作者一同坐在大英博物館那般巨大的閱覽室裡同時寫作,就可以知道,創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並非都是那麼自覺自我所處的時代特色,但他們卻會在半催眠的狀態下,將心裡的喜怒哀樂形諸...
评分书名是《情感教育》,我也一直以为它写的是情感的教育,读完之后才明白,原来它讲的是情感和教育。 粗粗的第一遍看完,好像爱情的篇幅比政治的要少一些,至少不是对半的吧。 读到4/5的时候,我有一种不真实感,福赖代芮克未免太渣了些,先前是流转于阿尔鲁夫人、罗克小姐和罗莎...
不如红与黑。都是男主和不同女人周旋的故事,于连至少还保留了一点纯粹,弗雷德里克就完全是自私自利一点也不值得同情的直男癌。看书的过程非常不愉快,在刻画人物方面福楼拜真是比巴尔扎克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评分翻译不行。。
评分不如红与黑。都是男主和不同女人周旋的故事,于连至少还保留了一点纯粹,弗雷德里克就完全是自私自利一点也不值得同情的直男癌。看书的过程非常不愉快,在刻画人物方面福楼拜真是比巴尔扎克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评分其实之前除了高中语文背过福楼拜的代表作是《包法利夫人》,对于他的作品是没有任何概念的。我开始从书名以为是讲述家庭生活的琐碎,看完才发现是升级版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但是情节的探讨更加广泛深入,除此之外,这本书更有价值的一点是以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为故事背景。总而言之,觉得这本书是出人意料的精彩,如果要来一份总结陈词,无非可归属于我喜欢作品的类型:语言简练,人物刻画深刻,往往几句话就能深入到人性的根本。感慨和毛姆绝对是一种写作风格,有木有!后来一问度娘,原来福楼拜算是毛姆的半个老师,再次感慨下自己的感觉还是蛮准的。列入推荐书单
评分他俩大致地回忆了自己的生平。他们都枉度了青春年华,一个幻想爱情,一个贪图权贵。造成他们失败的原因何在呢?“可能是因为偏离了人生的正轨。”弗雷德利克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