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述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 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无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2009)、《机场里的小旅行》(2009)、《写给无神论者》(201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网上试读之后觉得被一些字句震到了,第一次在豆瓣上花了九块九买了电子版,等到后来我看完这本书的动力就是我本来可以买两瓶宝矿力的九块九毛钱。 在德波顿的世界里,理想中的新闻是无所不能的,现实中的新闻是千疮百孔的。书中建立的这个乌托邦,有了新闻就不需要老师,只...
评分 评分原文链接 “新闻如今占据了权力的地位,至少等同于信仰曾经享有地位。”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新闻的习惯,我是每天都要刷一下澎湃。从头刷到尾,直到刷到上一次看的地方,每天如此,规律至极。不过,我从不为自己强迫症般的刷新闻而感到焦虑,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
评分在京东看到最喜欢的英国作家又出书了,而且话题还是我格外关心的新闻,喜不自胜,当然要拍下。 如同他人的赞誉一样,阿兰德波顿是那种可以把扫帚都写得趣味盎然的人。作为文史双修的大才子,他恰恰没有把话题首先放在太高远的抽象名词上,而是离你我都很近的旅行、建筑、新闻、...
评分新闻乌托邦 ——读阿兰.德波顿《新闻的骚动》 在《新闻的骚动》一书中,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几乎将新闻及其制造者媒体描绘成了一个巫婆。肤浅、狭促, 充满偏见和庸见, 关注黑暗,扩大恐惧,焦虑,缺乏正能量……身负挖掘事实真相,进行舆论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重任,被...
和以前一样聪明,但是太急着下结论了,渐尝辄止式的结论们经不起多想
评分wow, Alain really can write great non-fiction...
评分wow, Alain really can write great non-fiction...
评分反正我们都是loser 看新闻产生的负面情绪全部来自于我们的failure
评分废话有点多,观点淹没在一大堆文字中,不太容易记住作者的观点。推荐看他在悉尼大学介绍本书的一个演讲,比本书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