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意识流 弗吉尼亚伍尔芙 女性主义 英国文学 伍尔芙 英国 小说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5-02-16
达洛维夫人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伍尔夫的“意识流”拿河流作比并不恰当,或者说伍尔夫的意识里流动的不是水,是水银。嘟噜噜地、滚得极为顺滑,突然但又是自自然然的咕噜一瞬间,遇聚成了一个略大的、明晃晃的水银珠,还没来得及反应,眼前的水银珠就又顺势而为,四散开来..整个故事流淌完毕,又很确定自己从开始就已经中了这水银毒了。如果彼得对达洛维的心理描写以及对弹震症患者的描写,没有伍尔夫的丝毫亲历在里面,大概她的同理心很强很强吧,像心里的魔鬼一样.. 「你一旦跌倒,赛普提默斯在一张明信片的背面写道,人性就会将你俘虏。」
评分没怎么完全看懂
评分伍尔芙的文字太美 人的一生在一天中展现这个idea简直不要太喜欢 但是意识流好像是把我脑里活动全部记录下来 没有故事的起承转合真是很难看得下去 看下去也感觉脑袋空空
评分写得好
评分意识流小说很难吸引我的原因之一是,总嫌流于琐碎与唠叨,且文字对所谓“意识”的再现往往是第二手的“意识”。张爱玲说得好:“纵深不一定深入,心理描写在过去较天真的时代只是“三底门答尔”的表白。此后大都是从作者的观点交代动机或思想背景,有时候流为演讲或发议论,因为经过整理,成为以外的,说服别人的,已经不是内心的本来面目。“意识流”正针对这种倾向,但是内心生活影沉沉的,是一动念,在脑子里一闪的时候最清楚,要找它的来龙去脉,就连一个短短的思想过程都难。记下来的不是大纲就是已经重新组织过。一连串半形成的思想是最飘忽的东西,跟不上,抓不住........" 原因之二:文学的美是种隐私,距离成就隐私。”意识流“把书中人物和读者间这种”距离”消除了,每个人内心世界都展露无遗,无趣。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1882-1941)
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夫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出生于伦敦的伍尔夫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在结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 e Virginia 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亲去世之后,她也遭遇了第一次的精神崩溃。后来她在自传《片刻的存在》(Momen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Vanessa Bell)曾遭受其后母儿子(无血缘关系)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编辑和文学批评家)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
她在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刚开始是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写作。在1912年她和雷纳德·伍尔夫结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她的第一部小说《The Voyage Out》在1915年出版。
普遍认为伍尔夫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她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和同时也是现代主义者。她大大地革新了英语语言。她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有人在一篇评论里讲到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至今仍然产生很大的影响。
姜向明
日本静冈大学欧美文学系毕业,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嗜读外国文学,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翻译与研究。译作有菲茨杰拉德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飞女郎与哲学家》,菲利普·罗斯的《退场的鬼魂》《乳房》等,译文多次发表于《外国文艺》《译文》等杂志。
名家名作名译——悦经典系列 07
一部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终极思考
女性主义文学之经典 意识流小说之奠基之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最值得珍藏的经典代表作
★译者姜向明打造经典译本
《达洛维夫人》包含英语写作中最美丽、最复杂、最深刻以及最另类的语句,仅凭这一点就有十足的理由去阅读本书。它是二十世纪最感人至深、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艺术杰作。(迈克尔·坎宁安)
===================
主人公达洛维夫人是个养尊处优,在现实生活中如鱼得水的女 人,本书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情节就是她举办宴会,而宴会本身就代表了她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功,然而这又是一个在内心深处不满现实、渴望高尚,与生活现实矛盾重重的女人。她的旧情人彼得•沃尔什从印度归来,这是一个我行我素, 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度理想化的男人,而他对世俗化的达洛维夫人的种种嘲讽更加剧了主人公内心对现实的不满。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战争的幸存者沃伦•史密斯,他得了严重的战争后遗症——炮弹震呆症(shell shock),完全处于疯狂与谵妄的状态,在达洛维夫人的宴会正热热闹闹地举行时,他自杀了。他的死意味深长,表面上看是一战残酷的持续效应,却也折射出当时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幻灭感,是写实,也是象征。作者本人的生活中,死亡的阴影也是无处不在,以至于她最终在1941年选择了自沉于家附近的乌斯河中。
对伍尔夫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墙上的斑点》,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印象。 于是看了《达洛维夫人》,被她的轻巧吸引了。伍尔夫的作品没有英国小说的过于精致,却有着外国小说难得的轻巧和回味。和第一次读董桥的时候感觉很相似。我说过董桥的东西像是一枚千斤重的橄榄...
评分苏珊•斯奎尔(Susan Squier)曾经说过“无论伍尔夫把伦敦当作‘这个世界上最为美丽’或者‘最为邪恶’的地方,伦敦对于伍尔夫来说是一座她用尽毕生的经历来观察却又经常充满着矛盾情感的城市。” 伍尔夫从1882年出生在伦敦,幼年在伦敦海德公园附近的肯辛顿完成了她的启蒙教...
评分对伍尔夫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墙上的斑点》,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印象。 于是看了《达洛维夫人》,被她的轻巧吸引了。伍尔夫的作品没有英国小说的过于精致,却有着外国小说难得的轻巧和回味。和第一次读董桥的时候感觉很相似。我说过董桥的东西像是一枚千斤重的橄榄...
评分吴尔芙笔下的人物有种奇妙的单纯,但是你又并不能完全了解他,即便你已经跟随他的内心独白或个人视角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你依然不确定你所知就是他的全部。有什么隐藏着,你感觉他是活生生的,却掩饰着什么。《达洛维夫人》是本很可爱的书,其实吴尔芙的每一本书都很可爱——当...
评分达洛维夫人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