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台湾 历史 廖信忠 社会 台湾文学 人文社科 生活 历史-中国历史
发表于2025-04-29
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翻了下评价好低,作为故事读读我觉得还行啊。吐槽人家政治正确有意思么。
评分这本终于不是把“台湾当代史”照抄再加点自己的评论了,开始文学性的尝试,然而是失败的,为啥要自曝其短呢?文笔太烂,组织不起来语言,情节乱七八糟。这个作者也就是个畅销书作家赚赚大陆对台湾感兴趣但没什么相关知识的人的钱,想通过他的书了解真正的台湾还是算了。
评分这本终于不是把“台湾当代史”照抄再加点自己的评论了,开始文学性的尝试,然而是失败的,为啥要自曝其短呢?文笔太烂,组织不起来语言,情节乱七八糟。这个作者也就是个畅销书作家赚赚大陆对台湾感兴趣但没什么相关知识的人的钱,想通过他的书了解真正的台湾还是算了。
评分就像他说的,这些年的写作没脱离低级趣味。特意的去组合故事,只有伶仃的语句还能看到生活的痕迹,其他的都是一种特意的迎合。恐怕祖国这两个字也不是发自心里的吧。
评分太政治正确了吧?
廖信忠
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
1984年,李登辉当选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廖信忠上小学;
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初中;
1993年,新国民党联线人士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水高中读书;
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
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2009年,廖信忠处女作《我们台湾这些年》出版发行;
2014年,廖信忠最新作品《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出版发行。
台湾人到底是怎么看大陆的?
这是大陆朋友常常问我的问题。
毕竟,一九四五年以前台湾人很难到大陆,一九四九年之后又根本去不了大陆,这百年多来,台湾跟大陆真正产生联系的也只有短短四年,短短几年,根本还不够台湾人去认识。
其实,大陆的每次重大事件发生,都会对台湾产生一定影响。
1947年,国共内战如火如荼,国民党军在台湾“高薪”征兵;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部分志愿军战俘被遣返台湾定居;1958年开始金门炮战,金门百姓逐渐适应了在炮火里的生活;1964年大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蒋介石下令加快核武器秘密研制;1966年,台湾小学生偷学简体字被老师发现挨打,台湾居民在报纸上看到了“文革”中被批斗的亲人照片;1978年中美建交,台湾居民向美国特使专车丢鸡蛋;台湾小学生从气球宣传单上领略到大陆风光;1987年大陆探亲潮,台湾发现大批重婚男;1990年,读过《毛泽东选集》的台湾大学生在校园内张贴大字报,在中正庙前高唱《国际歌》;1996年解放军举行登陆军演,金门士兵精神紧张,出现逃兵;2003年非典,台湾商人在东莞;2011年,北京老公到台南岳父家探亲……
本书从1944年写起,以13位我认识的台湾平民的亲身经历,向您讲述60多年来大陆大事件与台湾小故事,分享60多年来各时期台湾百姓对大陆的印象。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分开不代表不关心;不联系不等于不知道。
内容与题目结合得并不密切,但老兵林水源、金门岛驻防的义务兵、定居台湾的情报员、从大陆漂洋过海藏在气球中的宣传单、中正庙前的《国际歌》这些片段式的故事再次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的联系,而浓烈的台湾口语化文字跃然纸上居然让我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从内容而言不是很有思...
评分 评分想想还蛮奇怪的,《我们台湾这些年》这么火的书,当初读完都没顾上写书评,倒是几年后这本估计不会再那么火的《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引来了兴致。 其实要说,这一本看得远不如上一本过瘾,总有种只是撩了撩皮肤的感觉,我猜,这本书的素材,应该是上一本作者在搜集素材的...
评分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更像是本访谈录,以时间为轴,从个体入手讲述了一个个故事,由点到面的还原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时代。既有大环境下的身世浮沉,又有近在眼前实则远似天边的爱情故事。让人看了悲喜交集,五味陈杂。但书总归是传递思想的工具,这本书与作者前两本相比站队...
评分廖信忠绝对是个聪明人,抛开两岸历史的沉重包袱,讨巧的搁置争议,将视角投向普通人的故事,用一个个台湾人的故事折射大时代,将观点亦或是思考埋在故事里。 身份认同、台籍老兵、金门炮战、匪情研究、外岛兵变、风雨飘摇、气球传单、报禁学运、台商台流 、金门之恋,每个故事...
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