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反乌托邦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 小说 反乌托邦三部曲 苏联 外国文学 文学 俄国文学
发表于2025-04-13
我们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反乌托邦是从科幻开始的……
评分如何让一码的砝码和一吨的砝码平等,有心灵是一种罪
评分叙述有点乱,真的像是一个人随手写下的日记,但还是能读进去。对一统王国的设定很妙,没有感情、没有欲望、没有爱,只有对“上帝”的忠诚,像在天堂一样幸福,这一段比喻和把无穷大与无尽的革命对映起来一样妙。然而我还是喜欢不起来苏联时期的小说( ̄▽ ̄)
评分这个系列还是1984最经典
评分一般,整体场面很混乱但是场景片段描写的很好。译注过多,太多需要点进译注才能明白为什么翻译成这个以及原本指代的是什么的名词,让人有跳出感,翻译不咋地。 主角从安于活在集体中遇到I330看起来好像是找到自我、发现自我意识或者是文中提到的拥有了“心灵”,但是感觉后期他还是想加入集体,只不过是I330这边的反叛小集体罢了。还是我们,没有我。 全文最喜欢的是序里引用的一首诗。 “一切是我们/在一切中是我们/我们是火焰和胜利之光/我们是自己的神灵、法官和法典” “使人不去犯罪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他从自由中解脱出来。” (太有道理了吧我看我不临近开学是真的无法认真学习)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1884—1937),表现主义和新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作品涉及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体裁,主题多为对现实社会的讽喻。早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却因为与当时主流思潮相左的政见和批判主义的文风遭到政府的封杀,多部作品遭禁。于1931年上书斯大林本人,请求离开苏联,在高尔基的多方斡旋下,终于获准出国,同年与妻子在法国巴黎定居,1937年因心脏病去世。
译者:范国恩,著名俄语翻译家,中央编译局译审,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译有《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我们》、《烈火中的凤凰》等多部俄语经典著作。
《我们》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首部曲,在斯大林时期被列为禁书,禁止在苏联出版。全书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大一统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 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最高峰”的大一统国,所有公民一律被以数字冠名,“号民”们并对于极权安之若素。但是极权也不能扑灭人性的光辉与,对自由的追求从未停止过……
译林本次出版的版本是直接从俄文翻译,与市面上从英文转译的版本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更精准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文的韵味。
《我们》一书成书于1920年(请注意这个时间,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进而建立苏俄),一直没法在苏俄——或者叫苏联——国内出版,1924年在国外以英文版出版,而作者也最终流浪国外客死巴黎。 那些劳什子的什么“焚书时代的文学奇品”(乔治•奥威尔语)之类的话就不说了,在...
评分在听说有这么一本书的几年后,我终于得到了一本扎米亚京的《我们》,它是这个焚书年代里的文学奇品。在查阅了格列布·斯特鲁韦的《苏俄文学二十年》后,我发现其历史是这样的: 1937年去世于巴黎的扎米亚京是俄罗斯小说家、评论家,他既在十月革命前,也在其后出版过几本书。...
评分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俄国作家叶•伊•扎米亚京的《我们》,命运多舛。作品完成于1920年,1924年才以英译版在美国面世,俄文版50年代中期出现,仍然是在美国,在俄国正式出现,则迟至1988年。扎米亚京自1929年起便不再能发表作品,并遭受严重迫害。1931年,...
评分这书看的时间早,偶然看到有人提起,就忍不住凭着记忆写一些我最在意的东西。虽然大家都在强调它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名号,但和另两部比较的话,在我的排名中本书列倒数第一。 并非不喜欢,只是比起另两部这本有些东西更让我介意。也许是作者的背景和信奉的理想,与资本主义教育下...
评分扎米亚京的《我们》与奥威尔的《1984》及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称为20世纪文坛“反乌托邦三部曲”,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过相比之下,《我们》虽然成书最早,更为另两部作品直接提供了灵感,其知名度却低了不少,这也是由于此书在苏联一直遭禁,直到解体前才得出版之故...
我们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