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作为“现行反革命”狱囚,于1975年3月-1978年10月在北京K字楼看守所和北京第一监狱所见所闻的真实记述。它生动细致的展现了监狱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囚犯遭遇,在身份、经历各异的这个特殊群体中间,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般的故事背后,折射出“文革”末期普遍的微妙的社会心理和高压、混乱背景下的人情世故,是一份既真实、又具深刻洞察的历史记录。
王学泰
1942年生于北京,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文革”中受冲击。1970年至1980年在北京房山县中学工作,1980年调入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学术领域是文学史与文化史。
曾听人说,心情不好或者工作低谷的时候可以去三个地方走走——医院、监狱和墓地。 对于医院和墓地,比较常见,在此不论。而之于监狱,则像是处在思维里的想象体,闻而未见。 起先以为王学泰院长的著作是个学究式的概论书籍,后来发现这本书是个文学作品,更像是一本回忆录。至...
评分《监狱琐记》是一本描写“文革”后期监狱生活的书。作者王学泰在1975年3月至1978年10月,因“祸从口出”被戴上了“反革命”的帽子,经历了3年牢狱生涯。30多年后,他将这段经历写成《监狱琐记》一书,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 《监狱琐记》的特点在于“琐”。它不探究复...
评分初识《监狱琐记》是参加了豆瓣同城上的一个读书会,由王学泰先生和几位嘉宾推介交流。寥寥数日读完此书,手不释卷,或唏嘘,或感慨,或捧腹,或哑然。王先生在展示监狱生活全貌的同时,也刻画了监狱里的芸芸众生,更折射了那个年代整个社会的荒诞。书里记录的虽是苦难,...
评分最倒霉的是……“怪人” 李公明 发表于2014-03-02 09:14《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王学泰先生的《监狱琐记》(三联书店,2013年10月)是作者作为“反动学生”在1964年至1969年被强迫送往农场劳动和作为“现行反革命”狱囚于1975年至19.. 王学泰先生的《监狱琐记》(三...
评分曾听人说,心情不好或者工作低谷的时候可以去三个地方走走——医院、监狱和墓地。 对于医院和墓地,比较常见,在此不论。而之于监狱,则像是处在思维里的想象体,闻而未见。 起先以为王学泰院长的著作是个学究式的概论书籍,后来发现这本书是个文学作品,更像是一本回忆录。至...
#2014.3.4想读,3.27购于卓越网。3月底读完。
评分记忆之作,苦难中的众生相
评分记忆之作,苦难中的众生相
评分乙未年第21本书。今年到目前为止,读过的最好看的一本回忆录提成的书。强烈推荐!
评分关于1963-1966年批判“反动学生”的史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