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弱小民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挤压下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和风情。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他们任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r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被称为一部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北极村童话》《向着白夜旅行》《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迟子建中篇小说集》五卷以及三卷本的《迟子建作品精华》。曾获得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文等海外译本。
此书,死十个人里有六七个死于愚昧,剩下的死于粗心大意。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前面草蛇灰线大肆渲染跟我说,要出大事,有人死了,哇真期待真好奇,是谋杀还是事故?有什么政治隐喻?最后很遗憾的表示,哎呀,一个不小心,洗澡的时候自家浴缸里淹死了。我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
评分放了四年才开始看,只是因为题材关系。一个少数民族的历史风情,这实在是过于冷僻了。之前只是喜欢迟子建写平常人事里的温情,她的北部家乡作为背景点缀就好,不需要移到前面来。 我还记得最开始知道迟子建这个名字,是《读者》上《清水洗尘》的节选。一个中篇小说硬生生被拆...
评分当我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又读完迟子建为这本书写的跋《从山峦到海洋》,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2008年结束了。别的人都在兴高采烈地作年终盘点,而我很落寞。整整这一年,除了年初集中精力把论文写完并答辩通过,别的一无是处。没有做成一件像样的事,没有认认真真读完...
评分technically not a review... 合上书的时候我心中暗自庆幸没有在去敖鲁古雅之前读这本书,否则书里的这些身携狍皮鹿筒、行走在兴安岭的山峦河流间与驯鹿作伴的猎人,不会半夜从白纸黑字中跃然在我脑海。 2012年夏天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顾磊的网站,以及他保存下来的父亲顾德清在...
评分自从看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出奇的发现许多的中国文学作品都有它的影子——不知道是错觉,抑或是自己神经过敏?但也许是因为,它确实太有开创性了,凡是看过的人,不管作者或者读者,都难免要受到或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也许是因为中国的作家太想在国际文坛出...
很好看呀 同为少数民族生活 我觉得这个比尘埃落定更好看 故事讲得很贴合女主角身份
评分写得并不算特别精彩,整部小说总是伴随着各种离奇的死亡。三颗星。加一颗星是为了我今年夏天的旅行和在满归遇见的姑娘。每一个地名都划过心间。
评分写得并不算特别精彩,整部小说总是伴随着各种离奇的死亡。三颗星。加一颗星是为了我今年夏天的旅行和在满归遇见的姑娘。每一个地名都划过心间。
评分额尔古纳河的《活着》
评分迟子建的作品透着一种当代作家中极罕见的慈悲。 读这本书时我觉得她就像书里的最后一位萨满,用文字为这个湮灭在历史动荡和文明冲突中的部落,还有它怀抱中每一位魂灵去了远方的人送行。 无论神衣神鼓还是文字都只是工具,惟有这颗慈悲之心是通灵的,能够超度凡人从现世到永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