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边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曾去北京大学旁听。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57年放弃了文学生涯。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1980年曾应邀赴美国讲学,1982年增补为中国文联委员。沈从文的著作除前面列举的外,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沈从文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464
译者:
出版时间:2008-07
价格:29.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0209455
丛书系列:沈从文集
图书标签:
  • 沈从文 
  • 中国文学 
  • 湘西 
  • 小说 
  • 边城 
  • 文学 
  • 经典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每一个女子的生命中都会有两棵树。一棵白桦木,一棵菩提榕。 白桦木是the one you love,菩提榕是the one who loves you. 白桦木留有余地,菩提榕万死不辞。 白桦木欢迎你的乖巧,菩提榕永远为你称颂。 白桦木对你的美好展颜微笑,菩提榕却为你的丑陋和屈辱失声痛哭。 嫁...  

评分

《边城》讲述了湘西小镇上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胧但没有结局的感情,但是感情不是这本小说的全部。大师用他清淡的笔调娓娓讲述了湘西小镇上纯朴的风土人情,原始单纯的生活,以及那如诗...  

评分

重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又读了一些评论。注意到先生自己曾对《边城》有过这样的表述: “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情感上积压下一点东西,家庭生活并不能完全中和它,我需要一点传奇,一种出于不巧的痛苦经验,一分从我‘过去’负责所必然发生的悲剧...

评分

重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又读了一些评论。注意到先生自己曾对《边城》有过这样的表述: “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情感上积压下一点东西,家庭生活并不能完全中和它,我需要一点传奇,一种出于不巧的痛苦经验,一分从我‘过去’负责所必然发生的悲剧...

评分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那个年青人究竟有没有回来呢?《边城》里没有说,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给读者去猜...  

用户评价

评分

费力

评分

语言不太习惯,常见“天地不仁”的残忍。

评分

沈从文的文字是极美的,在情节还未铺陈开时,那方头渡船、山城茶峒、那河街上的薄暮、沾着湿气的哀乐人事已攫住我的心神,眼泪是为纯粹的、古典的、从容的美所打动。 而后情节急转而下,天保溺亡,傩送出走,爷爷去世,白塔倒塌,但他把那悲痛写的淡而克制,甚至让人忘记作品里隐伏着的极深的悲剧感。

评分

一直忍着没有读沈从文,因为怕读完了老了没有文字可读。今天忍不住读了,真是神一般的存在。

评分

情节其实挺白开水,但就是能描绘出那个充满中国乡土气息的画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