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授箓制度研究

道教授箓制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仲宇
出品人:
页数:37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7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6139295
丛书系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图书标签:
  • 道教
  • 宗教
  • 授箓制度
  • 文化史
  • 哲学
  • 历史
  • 刘仲宇
  • 道教
  • 教授箓
  • 制度研究
  • 符箓文化
  • 道教仪轨
  • 古代宗教制度
  • 道法传承
  • 道教经典
  • 宗教制度史
  • 中国宗教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符箓是道教的重要法器,授箓,或称授符箓,是道教最为基本的组织制度。然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课题,却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成果出现。由刘仲宇编著的这本《道教授箓制度研究》考察了授箓制度的形成,概述了它在古代社会中的演变,以及当代授箓的情况。成果考察了授箓的仪式,授箓与道教徒的修行、与道教的法术科仪的密切关系。深入探讨了法箓的结构、特点,对于授箓活动在当前的发展方走向,作了初步的探索。现在的成果,填补了一项学术研究的空白。这部书入选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节 一个久缺的研究课题
第二节 厘清授箓研究中的几个概念
第三节 研究授箓制度的文化视野
第一章 符箓与授箓制度的来历
第一节 符与箓的来历
第二节 道教授箓仪的形成
第三节 早期正一盟威策特点分析
第二章 授箓制度在古代社会中的演变(上)
第一节 正一符箓的改革与整顿
第二节 各新出符箓与南北朝时授箓制度的普及
第三节 在“正一”名义下各派符箓的整合
第三章 授箓制度在古代社会中的演变(下)
第一节 大量出现的新符箓
第二节 三山授箓宗坛的确立与“正一教主”
第三节 “万法宗坛”与三山滴血派的出现
第四节 《正乙天坛玉格》与授箓的进一步规范
附:走上统治阶层顶峰的授箓——帝王贵族受箓的重要影响
第四章 当代授箓仪的恢复与演变
第一节 清中期以来道教的衰落与授箓仪的不正常情形
第二节 当代道教授箓活动的恢复和发展趋势
第五章 授箓的仪式
第一节 授箓仪式在道教仪式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授箓仪的准备——写箓及所用的法物
第三节 仪式过程
第四节 所授法箓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第五节 授箓仪所用文书及其特殊样式
第六章 授箓与道士的修炼
第一节 受箓后的炼气
第二节 守戒与修德
第三节 炼暴与炼将
第四节 阅箓仪与存想的训练
第七章 授箓与道教的科仪法术
第一节 法术的传授与符箓
第二节 箓中反映的法术和法术体系
第三节 科仪使用符箓举隅
重要名词索引
附录
一 正乙天坛玉格
二 箓中部分图版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烂书一本。就这种货色还成为了成果,可见贵院都已经烂到什么地步了。一本书里充满了这几句话:“先不管它” “可能是...的吧” “暂且不知” “放下不论” “尚待研究” “这里先不管”,实在是看得人倒胃口.你啥都不懂也敢写一本书出来大大方方的说其实我啥都没弄明白?! 居然在序言里还问,为啥授箓这么重要的事情这么多年没有研究结果呢?为啥就没人发表一下论文呢?----因为别人都不傻呗。小时候妈妈就告诉我“不懂的事情不要说”

评分

像一个民科写的,对于小白的扫盲读物,不能再多了

评分

对箓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箓本身的构造等进行勾索和探讨,对了解道教箓制还是有所帮助的。文字校勘还应该更仔细一些:第72页提到日本学者“吉岗义丰”应作“吉冈义丰”。第86页第3—4行“《灵宝洞玄三洞科戒营始》”应作“《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第103页第4行“自南宋至于隋唐”疑应作“自南朝至于隋唐”?第157页第6—7行“《正乙天坛玉格》或《正乙天坛玉格》”中有一处“正乙”应作“正一”。另,书中《正乙天坛玉格》和《正一天坛玉格》、阁皂山和閤皂山混用,似乎也该统一一下。

评分

作为给鬼子的科普扫盲本可看,作为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文笔太差。满篇的口语化语言,华东师大也就这水平

评分

补。这书居然还拿了优秀成果?基本的学术规范都没有。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