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时,中山大学教授,1986—1990任中山大学中山市分校孙文学院首任院长,200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访问学者。
主要著作有:
《中国现代哲学史稿》
《中国现代思想散论》
《路标与灵魂的拷问》
《告别中世纪——新文化运动文献选粹与解读》
《近代中国论衡》
《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
《大国之道》
《文化:中国与世界》
《昨天的中国》
《文化与中国转型》
《缠斗:方生与未死》
《迟到的文明》
中国时至晚清,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帝国的落日,折射出整个传统文化的痼疾。本书以中国社会转型的成败为基本线索,以中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与思潮为中心,通过对晚清人物、重大事件和思潮的考察,反思这个历史时期留给后人刻骨铭心的经验教训;从中国转型的困境,追溯中西方中世纪社会的差异。
周末开始读袁伟时先生的晚清大变局,该书出版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一九九二年第一次出版。关于本书的写作,作者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历史在哪里扭曲,就要在哪里突破。其认为近代史家关于晚清的人物及事件的看法多有不合史实之处,确实,中国近代历史一直以来先有观点后又史...
评分以赛亚•伯林曾说,“观念史有其惊喜与报偿,比如,当发现我们文化中某些常见价值远比想象的更为晚出之时。”袁伟时教授的《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却给人一个反面经验,即中国文化的某些进步发生得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 这自然是史学带来的“惊喜与报偿”,但我更愿意...
评分好像是读易中天的某本书,引用了此书,很感兴趣,一直拖到现在才读。 原以为是晚清通史类的,读起来才知道是对那个时期的人物、思想的论述。 总体感觉,此书还是读早了。对晚清那段历史、人物了解太少,读此书一头雾水,不是给我这样的小白看的。 对人物、思想地论述,不敢臧否...
评分以赛亚•伯林曾说,“观念史有其惊喜与报偿,比如,当发现我们文化中某些常见价值远比想象的更为晚出之时。”袁伟时教授的《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却给人一个反面经验,即中国文化的某些进步发生得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 这自然是史学带来的“惊喜与报偿”,但我更愿意...
评分好像是读易中天的某本书,引用了此书,很感兴趣,一直拖到现在才读。 原以为是晚清通史类的,读起来才知道是对那个时期的人物、思想的论述。 总体感觉,此书还是读早了。对晚清那段历史、人物了解太少,读此书一头雾水,不是给我这样的小白看的。 对人物、思想地论述,不敢臧否...
此书高中毕业生大可一读,甚至必读。晚清近代史入门入门最好的读物,不深不浅,不偏不倚,就算不全盘接受里面观点,也能做到正本清源,心平气和培养史观史识。我打五星不是说此书研究多深入,观点多新颖,而是它的出现非常适合认知转型的大学生用来敲门。袁老爷子不愧是老一辈公知。
评分多抓鱼29.9,20180710。20180809读完。4星。分析了清朝灭亡的原因,有一定的新意,特别是对李鸿章等所谓卖国贼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如何站在当时历史的角度看当时的历史发展,是真正的历史学家要做到的,作者企图这样去做,也部分做到了,但作者一开始的立论就是要与传统学者的结论不同,也试图做到这一点,很可惜并未达到目标。立部分内容和观点有一定程度的重复。
评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和有意思的人一起读书真得很棒。可以随时发散思维随时吐槽。阅读过程给这本书增色不少。
评分号称历史书籍里那么多感叹号真是把我看醉了 简直朋友圈震惊体
评分想读一本晚清历史的入门书籍,这本可能不太适合。从文笔和结构来说来说见功力的,但是人物的分析评价基本上套用一个框架:现代文明的框架。我不懂历史,但总觉得这样太刻板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