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比・萨克斯(Albie Sachs),1935年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21岁取得法学学士后开始执业,因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而被单独监禁、凌虐168天,后被迫流亡英国。1990年,他回到阔别24年的南非,4年后曼德拉当选首任民选总统,奥比・萨克斯参与起草的新宪法获得通过,他成为新成立的宪法法院大法官,在各项涉宪案件的审查工作中,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
译者
陈毓奇 在台湾大学及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三个硕士学位。曾负责南非前总统德克勒克(William De Klerk)访台时在“和平高峰会”演讲的同步口译。负责本书第二章及以后章节的翻译。
陈礼工 台湾政治大学法律系、伦敦大学学院法律硕士班毕业,现于牛津大学攻读法律哲学。负责本书序言、第一章的翻译。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3)——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光,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熊培云专文导读 “英雄救美”。
南非宪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宪法。作为宪法法院法官,萨克斯以其特殊的个人经历与对宪法深刻而又温情的解读,剖析各种跨族群、跨国界的司法争议,确保每一个人,不论善恶,都能享有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并获得真正的自由。书中处处可见他对“人性尊严”的坚守。他期盼种族大和解、为弱势族群的权利据理力争、统合法律论辩与人文关怀、笃信“人就应当被当人对待”的理念。几乎对每一个涉及宪法层面的案件,他都给出了更符合宪法价值的论辩意见,他的每一段判词都是他释宪工作折射出来的思考记录。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见并未受限于法条规定的形式与逻辑推理,而是着重凸显了他身上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正是这些努力,使南非这片被认为不可能孕育宪法正义的土地生发出了“人性尊严、平等、自由等最先进的思想”,从而实现了社会转型。
1994年5月10日,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诞生,制度性的种族歧视暂告中断,然而接下来的困难不比过去。在20世纪,许多政权相继民主化或放弃那些制度性的歧视政策,但接下来如何处理过去悲痛中的加害者与被害者,一直是项艰难的挑战。 我们常用“转型正义”或“民主转型”来指称这些...
评分相较于南非总统曼德拉,奥比·萨克斯对大多数人来说当真是完全陌生的一个名字。作为南非首批宪法法院的大法官,奥比见证了南非残酷的种族隔离。本应是法律守护者的他,前半生却始终和当时的国家法律为敌,是政府眼中的恐怖分子。遭受长期监禁、刑讯、被汽车炸弹夺去了右臂和一...
评分 评分 评分记得多年前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曾经和我的一位好友在一次清谈中,被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现在可以在国内施行更为先进的对官员的财产监督制度,以大规模减少甚至杜绝沆瀣一气的腐败现象,但前提是:对现有既定事实的官员贪污所得不再进行追究,你会同意这个决定吗?我想了一...
南非是现代世界中政治体制转型最为成功的国家,萨克斯大法官的这本著作帮助我们从宪政民主的角度观察了新南非的诞生,充满启示性。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不难读出萨克斯的法律救济观和自由主义精英思想,实际上这是非国大上层成员中普遍的思想形态。在此层面上,南非的成功模式代表着相对温和的精英革命的胜利,但仅以此作为唯一的因素考量,无疑是天真的把一个特例解读成了普遍原则。若是没有武装斗争和适度的激进行动,胜利是否能来得这么顺利,是值得再思考和研究的。书中一些值得思考的关键词包括:真相与和解,修复式正义,调解-沟通,国家是人权的榜样,法律的激情:发现的逻辑-证立的逻辑,礼仪与和解共生,社会经济权利,三代人权理论和运用,自由权-生存权,人性尊严。
评分从法官这个角度看来,也是挺让人吃惊的,南非从种族隔离直接跳跃到了为同性恋平权的阶段,好像一下火箭式爆发了,很让人敬仰。但还好看过秦晖的书知道南非在曼德拉后时代的一些情况,这些判决和真实世界的隔阂也是令人唏嘘。
评分赞。再配合看曼德拉、图图的传记,能对南非民主宪政的建立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个人对“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这个机构好感兴趣~
评分先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良知的法律人。
评分推动政治制度改革和法律体系的完善,这些听起来多么的虚张声势。说到底,是让人能够真的活得像个人。“此人曾经手握生杀大权,威胁恐吓了许多人,如今竟然当庭落泪。他的两眼浮肿、双颊通红泪下如雨。他过去曾是国家的刽子手,双手可能夺去好多人的生命,如今我们却眼睁睁地看着他泣不成声,但他的流泪不是因为受到严刑峻罚,而是被问了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为什么人能够对人做出这种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