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权主义的起源

极权主义的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年出身于德国汉诺威一个犹太人家庭,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国,1951年成为美国公民。同年,《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出版,为她奠定了作为一个政治理论家的国际声望。

流亡之前,阿伦特以一个犹太人的身份协助犹太组织工作,为此曾被纳粹政府关押过。去美国之后,她为流亡者杂志《建设》撰写评论等;做过肯舍出版社的编辑;1952年担任过“犹太文化重建委员会”的负责人。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后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随着《人的状况》、《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等著作的出版,使她成为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上的瞩目人物,近年来声誉日隆。1975年12月阿伦特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汉娜·阿伦特
出品人:
页数:654
译者:林骧华
出版时间:2014-10
价格:6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85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汉娜·阿伦特 
  • 社会学 
  • 政治学 
  • 极权主义 
  • 政治哲学 
  • 政治 
  • 集权主义 
  • 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极权主义的起源》的主要分析对象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类政治大灾难——极权主义。包括德国的纳粹主义和苏联斯大林的大肃反。极权主义(totalitaf-ianism)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25年,一般认为是意大利法西斯党人的创造,强调国家权力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与控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首先还是本着价值中立的态度,极权主义并不是什么邪恶的不能再邪恶的思想。毕竟这也是人想出来的,有其合理的地方。当年德国和俄国靠着极权主义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迈入了所谓的列强行列,国家的竞争力加强了,外交官在国际场合说话有分量了,然而这所谓的强大却是以牺牲国...

评分

汉娜•阿伦特这本经典长期得到知识圈的推荐,很多人谈到极权主义,已经言必称汉娜•阿伦特。 这部经典主要缺陷是成书年代太早,资料与档案相对匮乏,阿伦特也没有在极权体制下生活的经历;这种类型的著作也不宜由哲学家来完成,因为极权体更多依靠军事、组织、宣传、控制...  

评分

阿伦特说,写作《极权》此书最大的目的在于说明“极权主义政府与专制独裁、暴君体制之间的不同”,在于反思希特勒体制与斯大林体制的异同,在于讨论极权主义国家最引以为豪的“全面控制”的内涵。虽然阿伦特很少谈及我们这个国家,但有意思的是,无论在对前者的分析还是后者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我第一本因为翻译水平太糟糕而放弃的书。第一本。

评分

只读了第三部极权主义,但是读懂的感觉真棒!

评分

这什么鬼翻译,看着看着就被绕晕了,不说了,找英文版去了……当然阿伦特的研究还是极佩服的,解答了我的许多困惑

评分

再读汉娜阿伦特的文字,感觉像离电影里表现的那个她很近。 她的学术作品总多了些人性,正如她所说,群众中人的主要特点不是野蛮和落后,而且孤独和缺少正常的社会联系。(然而这个翻译很一般)

评分

社群对于意义的争夺。2版无重要变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