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編 地域社會變遷與民間信仰
第一章 信仰、廟會與地域社會的互構——浙西南地區廟會習俗的曆史演變及其特徵考察
一、廟會的源起與形成
二、佛、道教的興起與廟會的發展
三、廟會的基本特徵及錶現形式
第二章 祭祀政策、鄉村權力與民間信仰的命運變遷——一個傳統村落廟宇的當代重建及實踐邏輯
一、一個傳統村落的傳統信仰
二、村廟的當代變遷
三、村廟重建的邏輯
四、村廟重建的當代意味
第二編 民間信仰與鄉村社區公共生活
第三章 山區小鎮的文化暢想——日常生活視角的“七月會”社會功能考察
一、山區小鎮的傳統信仰儀式
二、傳統民間儀式的功能嬗變
三、傳統民間儀式的閤法性追求與國傢權力的徵用
第四章 需要就是現實——張山寨廟會的源起與變遷考察
一、古老的山廟,古老的會
二、世俗的情感抑或虛幻的尋覓
三、廟會文化功能的延展與調適
第三編 民間信仰的現代性轉型及其可能
第五章 “非遺”概念下的民間信仰——廊橋的“神化”與“去神化”
一、廊橋:天、地、人、神的空間
二、敬畏與超越:廊橋信仰文化的精神內核
三、去神化:“生靈之物”的“神性”遊移與追尋
四、基質本真性:廊橋文化精神性的依存
第六章 鄉村傳統廟會的尷尬與選擇——杭州地區兩個鄉村廟會的現代性轉型之考察
一、存在狀態:兩個鄉村廟會的考察
二、兩個轉嚮:鄉村廟會的當下特徵
三、貼近民眾生活:鄉村廟會的依存之道
四、聚焦文化:鄉村廟會前途的可能選擇
第七章 鄉村傳統民間儀式再造的社會空間——浙北黨山雷公廟會再考察
一、雷公廟會:黨山民眾的傳統信仰與儀式
二、文化藝術節:黨山雷公廟會儀式的當代再造
三、去神化與政府主導:黨山雷公廟會重生的迷惘
四、存留與升華:黨山廟會儀式變遷趨勢的討論
第四編 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民間信仰
第八章 正名與正行:民間信仰社會控製論
一、一種文化資本:民間信仰的性質及其文化價值
二、主體角色迷失與功利化傾嚮彌漫:民間信仰社會控製中的悖論
三、傳承與重構:民間信仰社會控製的實踐路徑
第九章 村廟組織成長與農村社區治理
一、村廟組織及其治理結構的變遷
二、現實語境下村廟組織成長的意義考察
三、村廟組織生長與農村社區內源式發展的路徑選擇
第五編 宗教生態和諧與民間信仰生態化
第十章 民間信仰文化生態係統的當代建構
一、傳統民間信仰文化生態依然麵臨被解構的威脅
二、傳統民間信仰生態文化係統當代建構的路徑選擇
第十一章 生態文明時代民間信仰的生態保護實踐
一、民間信仰的生態關照
二、生態領域的民間信仰關懷
三、倡導民間信仰介入現代環境運動
四、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