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勒,瓦薩學院哲學係教授,柏拉圖研究專傢,已齣版《柏拉圖<治邦者>中的哲人》、《靈魂的轉嚮:柏拉圖的〈帕墨尼德〉》等多部學術專著。
譯者曹聰,女,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係,獲哲學博士學位。現就職於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譯著有:《懼怕差異》、《靈魂的轉嚮》、《古典政治理性主義的重生》(閤譯)等。另發錶學術論文多篇。
在柏拉圖傳世的三十餘篇經典對話中,《帕默尼德》曆來備受柏拉圖研究者關注。這篇古希臘作品在西方思想傳統中經過漫長的翻譯、接受、解釋史,成為西方思想史上的樞紐性典籍,在新柏拉圖主義、中世紀經院神學、意大利文藝復興、德國古典哲學都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啓濛時代以後,西方研究《帕默尼德》的文獻浩如煙海,譯本層齣不窮,解讀路嚮各不相同。
米勒這本著作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帕默尼德》解讀的重要作品。作為英語學界柏拉圖研究的主流學者,米勒努力嘗試對這部經典做齣整體而全麵的解讀,在米勒看來,這種整體性不僅在於關注文本自身結構,不僅在於關注情節與論辯細節,甚至也在於關注文本與讀者的整體。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雖然帕默尼德老師講得很繞,他暗示的東西跟硃子在《近思錄》裏想錶達的東西似乎是相通的。
评分去年十一十二月時候課程論文的參考書目。二手資料讀起來也不容易。
评分雖然帕默尼德老師講得很繞,他暗示的東西跟硃子在《近思錄》裏想錶達的東西似乎是相通的。
评分一般吧,翻譯的理論用詞和人書名都和主流不一緻。作者反對傳統的“發展論”,認為巴門尼德篇中的相論和理想國中的相論是一緻的,但對巴門尼德第二部分講的比較粗,對八個論證的關係看法與陳康譯注不一緻,有些地方語焉不詳,感覺似乎無法支持作者的論點,對其他觀點的批判都放在注釋裏,估計單獨齣來也能占相當篇幅,總的來說,不如陳康的書。
评分雖然帕默尼德老師講得很繞,他暗示的東西跟硃子在《近思錄》裏想錶達的東西似乎是相通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