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彼得·蓋伊(1923—2015),美國文化史傢,美國國傢圖書奬獲得者。德裔猶太人,耶魯大學斯特林榮休教授,曾任紐約公共圖書館學者與作傢中心主任。

蓋伊被認為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知識分子和史學傢之一,一生著有超過25本著作,《伏爾泰的政治》《啓濛時代》《魏瑪文化》《布爾喬亞經驗》等等作品奠定瞭他在同時代曆史學者中的重要地位。蓋伊的研究主題涉及中産階級、啓濛運動等諸多社會文化史領域,其中,現代主義是他長久以來一直充滿濃厚興趣的議題。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美] 彼得·蓋伊
出品人:
頁數:465
译者:駱守怡
出版時間:2017-1
價格:6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475263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現代主義 
  • 藝術史 
  • 藝術 
  • 文化史 
  • 彼得·蓋伊 
  • 文學理論 
  • 思想史 
  • 現代性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萌發於19世紀中期的現代主義運動是對傳統審美的全麵反叛,小說、繪畫、詩歌、戲劇、音樂、舞蹈、建築、設計、電影,幾乎所有藝術形式皆在這場運動中被徹底顛覆。兩百多年來,現代主義餘韻未消,當年的文化先鋒們仍深刻影響著我們今日的文化生活。

現代主義運動緣何而起?為何具有如此強大的魅力和能量?在這本關於現代主義的百科全書式著作中,彼得·蓋伊將“現代主義”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為一個個現代主義風格代錶人物或一件件名垂藝術史的經典作品,他以波德萊爾為這一波瀾壯闊的研究揭開序幕,追溯瞭現代主義最初如何以革命者的姿態齣現於巴黎。隨後,馬爾剋斯的小說、畢加索的繪畫、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蓋瑞的建築等輪番齣場,蓋伊在書中將它們或相互比較,或相互融匯,以博學且風趣的筆觸為讀者呈現瞭一場異彩紛呈的盛會,而現代主義發展、壯大直至衰退的過程在其中得以清晰的顯現。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既有人问了我什么是艺术之后,我谦卑而满怀敬意地欣赏了杜尚的《泉》,一时感觉就像是来到了入冬的济南—在灰黄色的霾中既看不清又寸步难行…… 所谓《泉》其实就是一个陶瓷小便池,而且只是从商店买来,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这个现成品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  

評分

标题是书中所引波德莱尔的一个句子。当我初次看到这个句子时,它如一把匕首从书页中跃出,剜了我的心。我想这可能就是现代主义带给俗人的一种震撼。 如本书书后所说的——我们都生活在现代主义之中,但什么是现代主义?依我从前的愚见,现代主义可能就是那些玄乎的画,亦或是那...  

評分

现代主义,赤诚的反叛 云也退 Modernism,美好的词,一说起它就想到波德莱尔那张不甘沧桑的脸,塞纳河、左岸,要是少了他就不成其为河与岸了。波德莱尔在吟哦“恶之花”的时候,能想到他会被视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吗?也许他有预感吧。彼得•盖伊说,从波德莱尔起,经兰波...  

評分

标题是书中所引波德莱尔的一个句子。当我初次看到这个句子时,它如一把匕首从书页中跃出,剜了我的心。我想这可能就是现代主义带给俗人的一种震撼。 如本书书后所说的——我们都生活在现代主义之中,但什么是现代主义?依我从前的愚见,现代主义可能就是那些玄乎的画,亦或是那...  

評分

波普艺术,是从所谓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的桥梁,让泾渭分明的两条河水相互融合,形成一条“流行”和“艺术”交融的迷河。流行和艺术本是格格不入,“艺术的受众分为三类:广大民众、一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少数精英分子。第一种人占绝大多数,他们对经典艺术几乎毫无概念 最多...  

用戶評價

评分

Peter Gay從19世紀40年代早期到20世紀60年代早期捋瞭一便現代主義,從波德萊爾到福樓拜到貝剋特到波普藝術和其他的藝術冒險,在這些歲月裏,現代主義經曆瞭兩次世界大戰和集權政府的惡意抹殺,並一次又一次發現新的大師,運動的中心也從巴黎遷往紐約。但本書的框架很鬆散,不及John Berger, Will gompertz, Simon Schama這幾位英國藝術評論傢理論框架的邏輯性強。Peter Gay以大量的現代主義代錶人物及作品做跌堆,讓這本書變成一本無從查詢的現代主義詞典

评分

資料匯編,沒什麼發人深省的觀點...

评分

蓋伊是跨界雜食閱讀的典範。

评分

現代主義發展史的概覽,比較好的入門書。理論深度肯定是不足的,行文和譯文都很流暢,可以作為消遣來讀。

评分

現代主義的兩個特徵——異端的誘惑和內心的挖掘——決定瞭其必須遭受不斷推翻自身的命運,而除瞭文學、美術、音樂等更注重審美性的藝術之外,建築作為一種基於實用性的、和社會生産活動強相關的、強勢且外顯的藝術門類,似乎更為直觀地嚮我們展示瞭現代主義之既破又立,馬裏內蒂在未來主義者的綱領性文件中就發齣瞭這樣的宣言:“沒有什麼比正在搭建的房屋鋼結構更美……(其)代錶瞭我們對即將到來的一切充滿熱情。”不過彼得·蓋伊在從宏觀的曆史維度做這樣全景式的復盤,難免會顧此失彼地徘徊於那些藏掖著動人細節的微小褶皺之外不得而入,但矛盾的是,蓋伊並非完全放棄這樣的嘗試,他已經走到類似對波德萊爾詩句中的明喻進行分析的這種地步瞭,卻又見縫插針地塞滿無關緊要的邊角料,或是做跨步式跳躍略過若乾證明,總令我感受到行文節奏上的失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