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數理邏輯學傢、分析哲學的創始者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1889—1951),也是“分析美學”的最重要的開拓者,1930年他成為三一學院研究員,1939年接替G. E. 摩爾在劍橋的教授職位,1947年辭去職務到愛爾蘭鄉村閉門從事研究。主要著作有《邏輯哲學論》《哲學研究》等。
此書由維特根斯坦的六個學生整理他的口授記錄而成,俗稱為“劍橋演講錄”,與其大多數作品一樣,維特根斯坦善於展示對話的力量,用簡潔的詞語錶達深刻的意義。在此書中,他從語言分析的角度探討瞭“美”、“信仰”等語詞的含義,尤其展示瞭美與幸福及生活理想的關聯。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超長的譯序看瞭一點點,水平還是可以的!內容分兩塊兒說,一是宗教演講。這裏的一個最大問題是維特根斯坦太迷戀神秘瞭,我覺得到瞭詭異的地步,他根本無法相信任何東西是可以定下來的,他沒有任何信手拈來的素材可以信任——就像一個人在漆黑一片的水裏亂撲騰。看他後期的東西我真的特彆睏惑:他到底、到底想要什麼?我覺得他自己不知道,他隻是沉浸在一種情緒裏。二是美學演講,這個就更加具體瞭。「但是,你是如何知道的呢?這根本不僅僅是一種分析。我們有瞭一種比較的方式,如果你說:“而我同樣也能得到一種科學的方式。”我就會問:“是的,但是什麼讓你認為這些將會從根本上是平行的呢?”」對一切科學的不信任皆源於此,但是事實上如果按維的說法,這個世界上其實本來就不存在“知道”,一切的確不過是一種“比較”齣來的結果罷瞭。他接受不瞭。
评分3.5,後半迷迷糊糊
评分We are shaped and fashioned by what we love
评分我是來看維根斯坦利的,就給我看這?
评分談美學,維特根斯坦似乎放寬瞭界綫,美,仿佛是一種寬容,讓人沒有那種較真,被逼瘋的感覺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