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基默尔曼(Michael Kimmelman),《纽约时报》首席艺术评论家,《纽约书评》特约撰稿人。在纽约出生、长大,就读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评论作品曾入围普利策奖。他的《写照:在大都会、现代艺术博物馆、罗浮宫及其他地点与艺术家交谈》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评为“年度好书”。目前定居曼哈顿。
译者简介:
李灵,1971年生于武汉,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曾在日内瓦、维也纳、北京、华盛顿工作,现定居纽约。
在艺术的领域里,充满了各种人物和故事,通过它们可以道出有关这个世界的真相。本书是作者走遍世界各地,听到或者亲身经历的一些故事,出现在这些故事中的有大艺术家,也有艺术爱好者,或是无名艺术实践者,他们都对艺术深情而专注,艺术也为他们更加充分地体验生活提供了一些线索。作者通过对艺术、艺术作品、艺术家细致入微的感悟,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从中得到的体验。艺术是一段旅程,能为每一个人开启出乎意料的新天地。一个心系艺术的人生本身就可能是一种艺术。
“艺术应该被看成这样一种东西——它可以让我们每天的生活变得更加开阔,并且能教会我们更敏锐地感受生活。艺术并非全然地无所秉持或无所顾忌。好的艺术能使我们的境界得到提升。” 这是迈克尔.基默尔曼致中国读者的话。这个在世界舞台上越发受到世人瞩目的国家,随着人们生活...
评分1、这本书讲了作品、收藏、欣赏、审美、评论以及创作的题材、条件和过程……艺术(尤以美国现当代艺术为代表)的方方面面展开在眼前,展现了一个“丰饶而陌生” 的世界,但和一般的艺术史著作不同,它毫无学院派的正统,它没有按照编年或是流派罗列艺术家的经典名作,没有讲述...
评分在我们寻常日子里,对于艺术这个词,似乎看起来有点高大上,而这本书用一种平淡的语言,介绍一些关于艺术的故事与人,其中包含了一些普通的平民艺术实践者。艺术不一定就是创作,收藏、欣赏艺术作品也是一种艺术行为,每个人的生活都能成为一种艺术的杰作。(其实我只是...
评分感觉就是一编辑把他知道的奇闻逸事加上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了,写的很随意,说实在的那些碰巧的艺术也许是真的艺术,好的东西也许永远没有人发现,或者失传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书开头说的孤独画家,无意中碰到了他的最爱,然后2人在田原中过着隐居生活,当时是在2次世界大战时...
评分可以安静阅读的书,略带些禅机,但讲的通俗,不像禅,这是好的。夏洛特的故事,读之感伤,只是无缘得见她的画册。也是通过这书,对小野洋子多了些了解和好感。“yes”,很美好。当代人自有当代人的悲欣,艺术家体验得极端些,说起来,毕加索、凡·高、米勒,竟已好陈旧好陈旧了...
艺术是一段旅程,能为每个人开启一段出乎意料的新天地,一个心系艺术的人生本身就可能是一种艺术。。
评分几年前看了第一版,特别明智而自然的文字。
评分通俗且经典,百读不厌。谢谢理想国再版。跨度非常大,同时从行为艺术、装置和材料艺术的面也很广。当代艺术从这本书开始变得有趣。
评分艺术的遍在和偶然,主题好但欠深入;不配图可读性至少减半。
评分艺术是一段旅程,能为每个人开启一段出乎意料的新天地,一个心系艺术的人生本身就可能是一种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