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基默尔曼(Michael Kimmelman),《纽约时报》首席艺术评论家,《纽约书评》特约撰稿人。在纽约出生、长大,就读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评论作品曾入围普利策奖。他的《写照:在大都会、现代艺术博物馆、罗浮宫及其他地点与艺术家交谈》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评为“年度好书”。目前定居曼哈顿。
译者简介:
李灵,1971年生于武汉,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曾在日内瓦、维也纳、北京、华盛顿工作,现定居纽约。
在艺术的领域里,充满了各种人物和故事,通过它们可以道出有关这个世界的真相。本书是作者走遍世界各地,听到或者亲身经历的一些故事,出现在这些故事中的有大艺术家,也有艺术爱好者,或是无名艺术实践者,他们都对艺术深情而专注,艺术也为他们更加充分地体验生活提供了一些线索。作者通过对艺术、艺术作品、艺术家细致入微的感悟,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从中得到的体验。艺术是一段旅程,能为每一个人开启出乎意料的新天地。一个心系艺术的人生本身就可能是一种艺术。
在豆瓣上看到有人推荐,豆友说:书名“碰巧的杰作”可能源于巴尔扎克的《默默无闻的杰作》。其实吸引我的是它的副题——论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这段时间一直思考关于“人生”的问题,也与他人讨论过,还是困惑。所以这本书成了我的选择。读这本书让我很费劲,几乎是半强迫...
评分索尔·勒维特写给黑塞的一封信,鼓励她的激情与承诺。勒维松告诉黑塞: 要学会时不时对世界说‘滚你妈的蛋!’你有绝对的权利这么说。现在就打住,再也不要去想、担心、小心翼翼地行事、犹疑不定、怀疑、害怕、伤心、盼着轻松解脱之路、挣扎、喘息、混淆、发痒、抓挠、含含糊...
评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边界一天比一天向外延伸,而自从杜尚大魔王把小便池送进美术馆后,人们便开始自问,如果这都是艺术,那还有什么不是艺术?所以答案就成了,一切都是艺术。(安迪·沃霍尔还加了一句,所有人都是艺术家)有了这么个前提,讨论当代艺术变成了件异常棘手的...
评分在我们寻常日子里,对于艺术这个词,似乎看起来有点高大上,而这本书用一种平淡的语言,介绍一些关于艺术的故事与人,其中包含了一些普通的平民艺术实践者。艺术不一定就是创作,收藏、欣赏艺术作品也是一种艺术行为,每个人的生活都能成为一种艺术的杰作。(其实我只是...
评分这个无聊的活动,学校要求申请助学金的必须去……比起“党员演讲”,我更喜欢手上的《碰巧的杰作》,我正好读到了“艺术就在哪儿,等着人们去捕捉”。所以随手拍了一张相片。这张相片表达了我和叛逆吗?可能是的。演讲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觉得真正的演讲不是在大礼堂中,...
艺术不好讲,更不好讲好,这本书胜在不求全,也并不离开地面。读了这本书,也没有办法说站到了艺术的门内,但总归是到门前了。
评分通俗且经典,百读不厌。谢谢理想国再版。跨度非常大,同时从行为艺术、装置和材料艺术的面也很广。当代艺术从这本书开始变得有趣。
评分很棒的切入点,只是文字有点绕
评分有味道 很耐读
评分有味道 很耐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