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1797—1856),杰出的德国作家、诗人。海涅既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的超过者。他使日常语言诗意化,将报刊上的文艺专栏和游记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赋予了德语一种风格上的轻松与优雅。他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德国诗人之一。
1833年,海涅在巴黎发表了一部重要的文艺评论著作,先后采用过《德意志论》《论德国近代文学史》等书名,最后于1835年定名为《论浪漫派》。《论浪漫派》是海涅针对德·斯太尔夫人《德意志论》的论战之作,力图通过对德国浪漫派的分析批判,矫正德·斯太尔夫人著作中对于德国的一些偏见和曲解。全书言辞犀利,嬉笑怒骂中不掩其思想之深刻。
序言主要探讨了海涅的政治思想,对封建王朝的反叛,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拥护,以及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兴趣以及共产主义的向往。 海涅的文笔很赞,行云流水。 浪漫派诞生于反抗,却发展为一种流行,一种装腔作势,被宗教利用,无病呻吟。 “宗教,由于它的违反自然的任务,才真正...
评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492.html 正是,而且是一部古老的平常的书,这书像大自然一样谦虚,也像大自然一样自然;它好像那使我们得到温暖的太阳,又像使我们得到滋养的面包一样:贡献多,而一无所求;它像架着眼镜,颤抖着令人敬爱的双唇每天都在读着它的一...
评分浪漫派是什么?浪漫主义又是什么?海涅并不注重总结浪漫派的特点,把若干作家作品归于其下,而是描绘一个时代德国文学的广阔图景,让作者自己去体察。在这一意义上,原本《德国近代文学史略》的书名似乎更为贴切;然而它又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史著作,它饱含着作者的喜怒...
评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492.html 正是,而且是一部古老的平常的书,这书像大自然一样谦虚,也像大自然一样自然;它好像那使我们得到温暖的太阳,又像使我们得到滋养的面包一样:贡献多,而一无所求;它像架着眼镜,颤抖着令人敬爱的双唇每天都在读着它的一...
海涅将宗教的因素抬得太高了,浪漫主义文学在他口中俨然是中世纪文学的复辟。他对浪漫主义者的批评出发点都是在对新的文学的全新追求上,要求摒弃掉旧的骑士、教士的故事,他不要“古老的断念歌”和“天上的催眠曲”,而要创造“新的歌,更好的歌”。语言刻薄尖酸,肆意调侃,文人相轻也正是文人风骨了。
评分海涅的这本理论册子充分体现了德国人特有的阴郁的欢快和傻气的理性,可爱而又机智的愤怒以及华丽而又毒舌的嘲讽。重点是时刻都能感受得到海涅言语中具有的自觉性的力量,但缭绕的神秘气质又会令你迷惑,下一刻海涅会从怀里掏出来一把枪还是一朵玫瑰呢?
评分海涅的毒舌实在是太对我胃口了,完全爱不释手。在这样一本小册子里面,海涅以法国读者为受众,执笔为剑手刃了德国浪漫派的几元大将,对于天主教和中世纪文艺也极尽讽刺批评之能事,而行文中又妙语连珠,抛梗不断,简直是文采斐然的高级段子手。对于浪漫派渊源以及与德国哲学的关系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点,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德法在文艺和哲学上的互文性。改换一下谢林的文章题目,完全可以写出一篇新论文《论文艺作品中的民族对立》。ps.多希望海涅可以多聊聊歌德和塞万提斯啊!听海涅絮絮叨叨讲一天大概都不会烦啊!
评分经毒舌海涅一番捣鼓,德国浪漫主义三流作家全都化为世界文学十八线庸人,而海涅自己身上的浪漫病毒,也在他刻薄的虚无中展现无遗。至少在这本书里,他也不过是个三流的天才。
评分真是诗人写的文章。。。读这本书比读海涅的诗更能让我认识到这是一个诗人。。。不过写的大部分都是闻所未闻的二流作家,收获甚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